• 76阅读
  • 0回复

守卫在举世瞩目的地方——记深圳特区人民武装警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8
第4版()
专栏:

守卫在举世瞩目的地方
——记深圳特区人民武装警察
本报记者 林洪 吴鸿业 易俭如
深圳,祖国南方的门户。自从实行对外开放经济政策,特别是开辟了三百多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以来,这个在地图上很难查找的地方,便成了举世瞩目的一个地方。此地,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中外合资企业在加紧兴建,一座座商店以琳琅满目的商品招揽着顾客,昔日冷冷清清的边境口岸,如今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深圳,在向着现代化腾飞!可是,您知道吗,为了深圳的腾飞,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守卫在她身旁的人民武装警察付出了多少的劳动,作出了何等的贡献啊!
欢迎你——我们的亲人和朋友
罗湖桥是连结内地和九龙新界的一条主要通道。我们来到这里时,看到衣着绚丽新颖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川流不息地从桥道迎面而来,潮水般地涌向验证厅。几十个验证台前,年轻而老练的武警战士仔细而又迅速地为旅客查验回乡证或护照,好一派繁忙景象。
边防检查站的胡副站长,指着人流喜形于色地说:这样繁忙、兴旺,是开放带来的新气象。原先,每天从这里入境、出境的旅客不过一两千,如今,日流量高达数万人。
这里的每个检查员每天要为几千名旅客验证盖章,但他们总是那么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总是那么热情待人、彬彬有礼。
“阿婆,你这护照过期了。”检查员小吴和蔼地说。
来人是个年已古稀的老太太,一听说护照不能用,又掏出另一本护照。小吴一看,这护照虽然时间有效,但需征得我有关方面批准。
“先生,你知道,我为得到这护照,特地侨居异国,三年啦,好不容易熬到这一天,你就高抬贵手吧!”阿婆急了,晶莹的泪珠夺眶而出。
小吴仔细地询问了阿婆的身世,便跑上跑下给她联系,终于补办好签证,允许她入关了。接着,小吴又跑到火车站,给阿婆买好车票,搀扶着她上了火车。老人感动得难以言状,颤抖的手掏出50元美金塞给小吴,小吴连忙闪开,说道:“阿婆,社会主义祖国不兴给小费!”此时,阿婆的眼窝里滚动着泪水。
在深圳市边防支队,我们还听到这样一件趣闻:
一天,市公安局长收到一封寄自澳门的信,信中写道:局长先生:
我在深圳不慎丢了皮包,内有一条金项链、两只金戒指、一块手表,还有800多元港币、400多元外汇券、一张香港自动取款信用卡,被你们的一位头戴国徽的战士捡到了。皮包交还我时,我想送他一点谢礼,他怎么也不肯收。问他的名字,也不肯告诉。我想,要在香港,这回我该破产了,幸好是丢在自己的故乡。这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才能做到。恳求您设法找到这位同志,以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信的末尾,特地注明这个战士的相貌特征是缺一颗下牙。
局长看完信,挥笔一批:请住市公安局里的武警中队迅速查找。
出乎意料,这个中队查了两次都没查出来。局长急了,将来信贴在布告栏里,象发“通缉令”一样发动群众查找。中队长也认真了,他让战士们排好队,一个个张开大嘴……
“好哇!是你,陈子华!为什么不早‘交待’?”
原来,前两次查找时,陈子华巧妙地闭着嘴唇滑过了关。这次只好从实招来。
那天,陈子华拾到皮包时,四下无人。他拉开包一看,嘿!金光闪闪的,尽是贵重之物。心想,失主一定心急火燎的,他就眼巴巴地在原地等候。约摸过了半个钟头,驶来一辆出租车,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经过核对,小陈判定皮包是这对夫妇丢的,就交还他俩。那男的迟疑了一下,忙问:“要多少谢礼?”顺手从皮包里取出200元外汇券给小陈,小陈摆摆手。“嫌少?”那个男子又取出一条金项链说:“送你作纪念吧!”围观的群众中也有人说:“你就顺了他们的心意收下吧!”小陈推了回去,说了声“再见!”拨开人群走了。
一条街——连着两个世界
在深圳特区的东南端,有个被称作“特区之特”的沙头角镇。镇上有条二三百米长、四五米宽的“中英街”。以街心为界,这边是我方的一排商店,那边是香港商人的一溜店铺。这奇特的地理风貌,与世界名城东、西柏林相仿。不过,这里没有“高墙”、“电网”,而是一条小街连着“两个世界”。武警战士在这样奇特的地方站岗,也有着许多奇特的经历。
中英街,白天是沸腾的长廊,被熙来攘往、提包拎袋的顾客挤得水泄不通。一到夜间,便寂静下来,只有镇上的文化站里,不时飞出悠扬、悦耳的歌声。忙碌了一天的青年男女在这里学文化、做电子游戏。香港那边的一些“烂崽”误把这里当作“夜总会”式的场所,有一次,公然过来调戏小卖部里的女售货员。男售货员挺身而出怒斥歹徒,那几个烂崽竟动手打人。在这当儿,武警战士覃宗实巡逻到此,喝令歹徒住手。几个歹徒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为了维护文化站的安宁,一连几天,覃宗实都密切注视这儿的动静。五天后的一个夜晚,毛毛雨下个不停。那几个烂崽以为哨兵准在岗楼里躲雨,便提刀拿棍地闯到文化站“算帐”。覃宗实尾随而至,紧握钢枪堵住了几个歹徒的逃路。领头的大汉把上衣一揭,露出张牙舞爪的“黑龙”纹身图,冲着小覃说:“香港阿仕(警察)也怕我七分,你敢管我!”小覃毫不示弱,警告他们:“扰乱我方治安,就要受制裁!”领头的见无路可逃,把手一挥,几个烂崽舞刀弄棒地向小覃攻过来。小覃眼疾手快,跃到一个有利位置,“哗啦”一声,拉了一下枪栓,命令歹徒“放下凶器”!这几个在香港胡作非为的烂崽只得乖乖地就范。治安民警闻声而至,将他们逮捕归案。
“中英街”特殊的环境,给我们的哨兵带来了特殊的任务。战士们说:本来,我们的任务只是保护我方的安全,可那边居住的也是中国人,他们有危难,我们能管的也不能不管啊!
一天夜晚,四个蒙面贼突然闯进街对面的一间电器商店,把雪白的月牙刀架在王老板的脖子上,抢走了价值上万元的金首饰。蒙面贼走后,吓得哆哆嗦嗦的王老板如梦方醒,拿把砍刀追出来。我方哨兵曹仁国闻讯后,预先埋伏好,歹徒一来,就用枪拦住。歹徒挥动拳头向小曹打来,小曹毫不示弱,步步进逼,终于把四个号称“黑皮大侠”的家伙拦进岗楼,全部抓获。被罪犯劫走的金首饰又回到了王老板手中。
一天夜里,战士韦桂柏在街头站岗。突然,四个黑影从对面巷子里钻出来,鬼鬼祟祟地扑向一间店铺,小韦急忙隐蔽在暗处观察。不一会,传出了“卡嚓、卡嚓”的撬门声。小韦大喝一声:“不许偷窃!”“这是港方,你管不着。”盗窃犯知道武警战士不能越过街心,便得意忘形地回了一句。这可把小韦的肺都气炸了。是啊,他们在那边作案,我不能“越雷池”一步。但是,人民的卫士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胞被窃而袖手旁观呢!小韦急中生智,嚷了一声:“你们等着瞧,我通知港方警署捉拿你们!”说着,发出一阵蹬蹬的脚步声。
其实,小韦是虚晃一枪,并没有走远。他料定偷窃犯怕追捕会逃到我方境内,就躲在暗处监视。不出所料,四个盗窃犯手忙脚乱地将商店洗劫一番后,便携带赃物向我方逃窜。当他们进入我方境内时,冷不防跳出个哨兵,把枪一横:“不许动!”盗窃犯无可奈何地举起了双手。这哨兵就是韦桂柏。
天亮后,潘老板发现店铺被盗,拿把杀猪刀气冲冲地追出来,但四下不见窃贼踪影。当我方哨兵告诉他,罪犯已经抓住了,他丢失的东西一样不少时,潘老板感动得一个劲地说:“千吾该!万多得!(谢谢之意)”
“铜关金锁”,插翅也难逃
驻守在深圳边防线上的人民武警战士,对同胞和友人伸出双臂,热情迎送,礼貌待人;对那些不法分子,却是难以逾越的“铜关金锁”。特区的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在这里,无论是边防检查员,还是守卡战士,人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天,检查员黄明辉犀利的眼睛早就盯上了一个中年旅客:他拖着一只皮箱,手提个电饭煲,两只眼睛滴溜乱转。东西不多,却累得满头大汗;他的眼光和小黄一接触,就赶紧移开了,显得有些紧张。黄明辉心里顿起疑窦。他仔细地检查了这位旅客的皮箱和电饭煲,没有发现破绽。小黄又让那人将随身携带的全部物品拿出来检查。那人把钱包、手绢甚至手纸都掏了出来,唯有上衣口袋里还有个鼓鼓囊囊的东西。
“那是什么?”“一个笔记本。”“掏出来!”小黄从那笔记本的夹层里找到一叠齐刷刷的新美钞。“还有没有?”那人一看滑不过去,又颤惊惊地从裤袋里掏出一叠。
携带外币进关是合法的,他为何藏匿不报?小黄凝神查看着那把美钞,发现票面上的编号都是按顺序排列着的。这旅客是从香港来的工人,哪来这些崭新的美钞?小黄询问他美钞的来源,那人更是慌张,前言不搭后语。小黄把这一大把美钞送交深圳中国银行鉴别,证明这5,401元美钞全是伪造的。这件事在香港传开了,受到香港报纸的称赞。
在深圳这条特殊的边防线上,设有一些边境“耕作口”,当地一些居民经常到对面种地或做工,回来时可以带少量的生活用品。一些走私分子以为有隙可乘,偷偷携带违禁品入境。可是,在机警的武警战士面前,不管他们耍什么花招,一个个都碰了壁。
这里的战士根据边防斗争的特殊需要,磨练视觉、听觉、嗅觉的灵敏度,使感觉器官增添不少“特异功能”。他们往往从青蛙突然停叫,草丛中的鸟儿惊飞,潺潺流水发出“咚咚”的声响等迹象中,判断出有需要注意的情况;从过境人员的打扮、表情、语言等方面露出的破绽中,识破走私分子的诡计。
去年冬天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值班战士关长旋,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周围。突然,远处传来几声嘎嘎的野鸭子叫声。关长旋纳闷:野鸭子多在春夏之交出来活动,现在怎么会有野鸭子叫?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他的警觉,他留心观察四周的动静,发现离河不远的一个小山包上有一闪一闪的手电筒亮光。对,这准是长手的“大野鸭”趁雨夜出来活动了。关长旋蹑手蹑脚地在界河边的草丛中潜伏下来。不出所料,10多分钟后,河里钻出一个水淋淋的“大野鸭子”。这家伙刚爬上岸,小关用黑洞洞的枪口顶住了他的脊背。这个“水鬼”哆哆嗦嗦地举起了双手,脚下是一个用尼龙纸包着的大麻袋,内装四部收录机。
我们在边防线上见到这个机灵的小伙子,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着豪迈感,但又总说自己“很一般”。然而就是这个“一般”的哨兵,几年来就抓获了48个走私犯,缴获收录机39部、手表991块、尼龙布130捆,价值人民币26万元。
在广九线笋岗火车站执勤的干部战士,负责检查进出口的货物列车。去年11月的一天,一声汽笛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战士们闻声而至,象往常一样,打着手电,登上车厢检查。新战士黄伟和霍柱桐检查的那节车厢,装满了特制的竹篮,连窗口都堵得死死的,一般人是看不出什么破绽的。入伍不到一年的小黄和小霍却发现有一处竹篮摆得高低不平,上面散落的灰尘厚薄不一,料定有人搬动过,便对着车厢深处大喝一声:“藏在里面的人赶快出来,你已经露马脚了!”
竹篮底下果然藏着一个人,他听到喊声,知道天机已泄露,只好乖乖地爬出来。经审查,这个走私分子,因受追捕,想钻到竹篮子堆里外逃。
有这样的战士,人民就放心了
有人说:“祖国边关是一把锁,战士就是掌钥匙的人。”战士们在这花花绿绿的边防线上掌管“金钥匙”,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去年6月的一天,大雨滂沱。战士黄志敏突然发现有个人打着雨伞,朝边界铁丝网走去。小黄立刻上前拦住他。那人见事不妙,周围又无他人,就掏出1,000元港币塞给小黄,央求他手下留情。小黄义愤填膺:“你睁大眼睛,看看我头上戴的什么!别说1,000元,就是一头金牛,也休想买通我!”那人望着黄志敏帽上的国徽在雨中闪闪发亮,羞愧地低下了头。
战士们抓住的偷渡犯、走私犯,身上都带着一大把“买路钱”。他们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眼光看我们的战士,以为“有钱就能使鬼推磨”。但是,他们错了,在威严的武装警察面前,他们的“买路钱”怎么也显不了灵。
这里,有一位19岁的新战士陈楚生,人们称他是“金不换”。
一次,市公安局抓了几个走私嫌疑犯。陈楚生给他们送饭时,一个男犯哭丧着脸说:“阿叔,我家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刚满月的孩子,你开开恩,帮我一把,出去后给你寄2万元钱。”小陈一听,“哟,想贿赂我啦。”就对他说:“我就值2万块钱?你知道良心多少钱一斤!”犯人不解其意,以为他要上钩了,便说:“你悄悄给我配把钥匙,夜里我自己打开门跑,不会连累你!”说着,扔给他一条金项链。小陈本想飞起一脚踢回去,一转念想到这是犯人的罪证,就拣起来揣到兜里。当他游动到关着女犯的地方,一个女犯听出他是潮州人,就同他拉老乡。小陈借机询问她为何被抓。女犯见小陈拣起了男犯扔的金链,以为他贪财,就交给他一个烂纸团,悄声对他说:“里面写着车号,司机座垫下有黄金,你行个方便放我们出去,黄金就是你的啦。”小陈兴奋得频频点头。一转身,他就跑到办案人员那里,交出了罪犯行贿的金链和那个纸团。恰在这时,公安局的侦察员已从那辆汽车上查出了46两黄金,但不知其来历。小陈提供的线索破了这个谜。紧接着,公安人员顺藤摸瓜,迅速破获了这个涉及十多名案犯的走私集团,缴获赃物价值人民币50多万元。
深圳边防线上的武警战士,不为重金所惑,“人情网”也休想打破他们的防线!
进沙头角镇要特许通行证。有次,副班长李镇华的未婚妻从湖南千里迢迢来看他,安排住在镇外。她趁小李单独在桥头执勤时来到跟前。此时,只要小李一点头,她就可以进去看个新鲜。但小李硬是不肯放行。
“难道你对未婚妻还不放心?”
“你是我的亲人,我当然放心,但不能因为是亲人就违背原则。”
姑娘伤心了,说小李不近人情。小李就讲了个干部的事迹给她听:
排长李国雄的父亲专程来探望儿子,也想到镇内看看。李国雄没有领他到镇上,而是在桥头与父亲会面,陪父亲在镇外一家饭馆吃了顿饭,以表父子之情。父亲了解儿子执行铁的纪律,也就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这样的武警战士,祖国和人民是可以信赖的!(附图片)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