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请出“老大”办事不难——粤北山区农村教育纪事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24
第3版()
专栏:

请出“老大”办事不难
——粤北山区农村教育纪事之二
本报记者 杨良化
粤北山区的教育工作,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由冷落变为兴旺,一个重要原因是那里的各级领导干部摆脱了“左”的思想枷锁,亲自动手抓教育。当地教育部门的同志风趣地说:“请出‘老大’,事情就好办。”他们讲的“老大”,就是各地党政机关的第一把手。
南雄县的经验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南雄县连续五年向教育大笔投资,并发动社会力量筹款730万元建校,比原定规划提前两年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在广东省出了名。南雄县普及教育的工作当然是靠全县人民做的,但是,他们谈起这些,总是忘不了县委书记沈会峰的努力。
沈会峰,在南雄县工作30多年,当了十几年县委书记,但真正放开手脚抓教育,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他到哪个公社去工作,总要先看看学校;逢年过节了,他都要给教师们拜年。多年“左”的影响给教育战线造成的破败景象令他寝卧不安。他感到,过去长期不重视教育,向全县人民欠下了账,再不把教育搞上去,无颜对南雄父老。他把各部门领导、公社书记们找来,一处处地去察看学校,访问教师。他说:“你们都是从这些学校里出来的,这些老师都是你们的师长。如今校舍这样破,老师生活这么差,你们这个‘官’当得心安吗?!”遇到群众要求办学,他第一个坚决支持。他说:“过去的军阀、官僚还要在家乡办个学校呢,为什么共产党的干部不敢理直气壮地帮群众做点造福后代的好事!”听说有个偏远大队一位教师挨了打,他立即派副县长和公安局长奔赴那里,依法拘留了肇事者,并通报全县……正是这位“老大”的身体力行、奔走呼号,南雄才出现了如今的可喜局面。
南雄的经验,传到了刚上任的市委书记袁炳焕耳朵里。去年6月,韶关地区改为市管县体制。新组成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年纪轻了,文化高了,思想也跳出了多年因袭的框框,想摸索出一条振兴山区的新路。在市委常委会上,袁炳焕谈了把发展教育作为开发山区、振兴粤北的长远之计的想法。9月份,市委决定,作为新班子的“第一把火”,在南雄召开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参加的教育工作会,来个全市性的“请老大”。
在粤北部分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先农业、后工业,吃喝拉撒靠商业,十个指头全铺开,小拇指一点是文教。”因此,会议通知刚发下去,有些部、委、局的领导就来打听,可不可以派个代表参加?有的县委书记,也准备派个副县长来。袁炳焕态度坚决:这次会,就是开给第一把手听的;各县县委书记、县长不许请假,在家的市委常委、正副市长都要出席!
10月中旬,全市百余名“老大”齐集南雄。从县城边上正在兴建的现代化的南雄一中,到“岭南第一关”下山窝里漂亮的梅岭小学,袁炳焕领着他们,白天察看学校,晚上组织座谈。许多县委书记坐不住了。他们没想到,人均收入不过200来元,经济条件在全市居于中游的南雄,竟率先实现了办学条件的“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他们没想到,南雄县委书记沈会峰为了建好一所学校,竟然19次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他们更没想到,过去多少年开会,领导总是带着大家走田埂,看稻田,这次新市委书记硬是带队看学校,谈教育……
南雄“请老大”的会议轰轰烈烈开了四天。任教多年的老师们讲:“这么多领导来看学校,一辈子没见过,这是全党办教育的一次大动员!”许多县委书记、县长说:头一回参加这样的教育工作会,震动大、收获大、压力大,这是把教育工作当成战略重点来抓的一次思想上的大飞跃。会议总结时,袁炳焕部署了全市提前普及教育的规划后,又向“老大”们“将”了一“军”:“这是项硬任务,假如全市完不成,我向全市人民检查交待;哪个县完不成,县委书记向全县人民检查交待!”
会议一散,各县领导急如星火地赶了回去。思想通了,榜样有了,方法也学来了:请县以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们看学校,找差距,制订发展本地教育工作的措施。
由于各级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转变,整个粤北都掀起了“教育热”:全市12个县都召开了教育工作的三级干部会;6个县修订了提前实现普及教育的规划;数百所山区中小学校舍的新建或改建工程已经开工。据年前的不完全统计,通过各地增拨资金和群众筹款,全市中小学今年将在正常教育经费之外得到上千万元的发展资金。韶关市的教育工作出现了如此令人欣喜的发展,这批“老大”们的觉悟和作为,的确值得称道。
当然,什么工作非“老大”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不可,这自然也不是唯一的好办法。然而,在普遍而又长期不重视教育工作的情况下,第一把手们集中力量抓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许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