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 吉林省委领导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26
第4版()
专栏:

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
吉林省委领导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据新华社长春3月25日电(通讯员宋延杰、记者牛正武)中共吉林省委负责同志在整党中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3月上旬,省委第一书记强晓初、省委书记张根生、高狄、赵南起等,分两路深入到十几个市、县的农村,虚心征求各级干部和农民对省委的意见,并且及时对这些意见进行研究,采取措施,解决了或着手解决当前经济工作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强晓初等在基层了解到,粮食的贮存是个大问题。强晓初等认为这是当前农村需要尽快解决的一件大事。他们经过同各级干部和群众反复商量,决定:由国家粮库尽可能地多收贮粮食;利用各机关、学校、企业和驻军的空闲房屋、仓库和场地贮晒粮食;动员有条件的农户改善贮粮设备,继续为国家代贮粮食,同时,发展一批常年为国家贮粮的专业户,由国家扶持,帮他们修建一些较好的贮粮设施。省委还决定要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甜菜收购办法不当,给农民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这是省委领导同志在农村听到的普遍反映。去年,省里为了减轻糖厂的负担,规定农民每交售100斤甜菜,要按一定的比例分3次交,这样,就浪费了农民的劳力、畜力和时间,加上有的收购人员态度不好,甚至有意刁难,使农民种甜菜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根据这些情况,省政府最近召开了甜菜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与地、市、县同志一起研究改进了甜菜收购办法,落实了今年的甜菜生产任务。
省委负责同志在农村听到的又一个强烈反映,是化肥供应不足。全省农村每年共需要化肥三百万吨,而目前只能供应140万吨。他们认为,象吉林这样的产粮省,全靠国家调拨化肥不是长远之计,必须立足于改造省内现有化肥厂。省委已决定尽快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