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武斗总指挥”窃权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27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武斗总指挥”窃权之后
1983年12月19日,中共山西省应县县委决定开除张志忠的党籍,并建议撤销其县粮食局局长职务。
张志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今年59岁的张志忠,1945年入党,1947年2月参军。他立过战功,受过奖励。
1964年他转业到应县。“文革”开始,由于造反有功,他一跃当上了县财委主任。1968年,张志忠又当上了武斗总指挥。在他的参与和指挥下,组织、调动、集结了两千余人,对另一派进行了武力围攻,将一名老红军打残致死,重伤5人,轻伤10余名,20多人受到拷打审讯。1968年6月,他担任了县工代会主任,1971年窃取了县粮食局局长之职。
张志忠在粮食局拉帮结派,任人唯亲,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亲属调进粮食局,安插在各个重要岗位上。全局共五辆汽车,他的儿子和亲戚、关系户就把持了四辆。此外,张志忠还用种种手段培植亲信。
张志忠公开宣扬:“谁跟我一派,我跟谁好;谁跟我不一派,我就叫他滚。”在他把持粮食局大权的13年中,遭他打击迫害的就有十几名。原粮食局副局长刘鼎新同志,因在1980年没按张的意图给其父子调资和联名揭发过张是“三种人”等问题,张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1981年1月,刘鼎新入党转正期到,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张志忠,先是迟迟不召开支委会讨论研究;后由另一名副局长主持会议研究时,其他支委都同意,而他却一不出席会议,二不表示态度,三不签名盖章,致使刘的预备党员一直不能转正,直到1982年刘被排挤出粮食局后,才在另一个单位得以转正。粮食局党支部委员、政工股股长周日高,因联名揭发过张的问题,张志忠便煽动职工孤立周日新,把他逼走。局政工股干事王树爱,曾为查证张志忠问题的县委工作组出过证明,张便在公开场合多次谩骂王树爱。1983年7月,王树爱与张志忠发生几句口角。张的三儿子张青杨得知后,不问青红皂白,在张志忠在场的情况下,竟对王大打出手,边打边骂:“你再告我老子‘三种人’去!”当场将王打倒在地,口鼻出血致伤。
张志忠利用职权,大搞交易,践踏党规党法。张志忠的大儿子张青柏,1974年曾回原籍“挂名”插队二年。1976年,张志忠给儿子找了个“铁饭碗”后,又继续为儿子捞“党票”而奔波。他亲自找张青柏“挂名”插队所在的大队干部、公社书记和主任谈话,让社队干部给他儿子“后补”入党。在张志忠夫妇的一再催促下,该大队支书在张青柏本人未填入党志愿书,也没有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的情况下,找人代笔为张青柏填写了一份“入党志愿书”,报到公社党委。公社书记、主任竟违背党章批准了张青柏入党。该公社主任为张志忠之子补办“党票”出了力,张志忠对该主任在本局当协议工的儿子也百般照顾。彼此交易,互相报答。同年,张志忠又将自己的表弟通过这个公社主任,把户口从繁峙县农村“飞”到该公社,占用这个公社的指标当了矿工。1979年该主任的儿子学会开汽车后,又通过张志忠的关系,返回粮食局当上了司机。为安插主任的这个儿子,张志忠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收回原司机的驾驶执照,让其“停职检查”。
张志忠不过是一个县的粮食局局长,但一朝权在手,便搞帮天下,把一个粮食局搞得乌七八糟。事实告诉我们,“三种人”掌权,祸害无穷。
(山西《支部建设》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