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西非的旱和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28
第7版()
专栏:

西非的旱和水
本报记者 徐林
早就听说非洲连年干旱。记者这次到塞内加尔、马里和象牙海岸走了一趟,看到情况确实严重。
非洲大陆的干旱是从撒哈拉大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区开始的,已连续10年以上,首当其冲的是地处萨赫勒地区之内的塞内加尔和马里。
在塞内加尔北方,公路旁的居民点排着各式各样的贮水用具,等待政府的输水车供水。公路两旁不时可以看到因饥渴而死亡的牛羊,尸体半掩在荒沙中。塞内加尔河,据记载,1924—1925年的流量曾达到390亿立方米,最近几年每年都少于70亿立方米,减少了五分之四以上。冈比亚河上游,河水已经断流,那里的野生动物因缺水而大量减少。雨水缺乏加以地势平坦,境内的几条大河,海水倒灌现象越来越严重,使沿河两岸大片土地盐碱化。塞内加尔素有“花生之国”的称号,几年前,花生出口还占外汇收入的第一位,由于连年减产,今年连第三位都难保。首都达喀尔的淡水供应也成了问题。郊区的公用自来水龙头前,经常可见居民们排着长队等水。官员们说,去年全国死了150多万头牲畜,今年雨季来临以前,还将死去一大批。
在马里,我们未去干旱最严重的北方沙漠区,但在昔日的粮仓——塞古附近,看到的也是大面积的沙荒。下车问村民,村民直叹气:“去年几乎颗粒无收”。只有南部锡卡索地区还有些生气。700多万人口的马里,据报道,今年将缺粮33万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代表说,马里今年有近十万儿童可能死于饥饿。
象牙海岸地处西非南部,离撒哈拉大沙漠已相当远了,灾情比前两个国家缓和得多。即使如此,初到这个国家的人也能明显地感到旱灾的影响。濒临大西洋的首都阿比让,1月份的气候相当闷热,但由于干旱,水力发电不足,白天停电,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象个闷罐,令人难以忍受。停电严重打乱了这个国家的经济。越往北走,情况越严重。树虽然还是绿的,茂密的草丛却早已成为干柴。夜晚,乘车行驶在公路上,沿途不断看到烛天的火光,那是干草自燃引起的野火。陪同我们的主人心痛地说,去年有二三十万公顷的可可和咖啡树被野火烧毁,减产近三分之一。对于以可可和咖啡收入为主的象牙海岸经济来说,这是不小的打击。
严重的干旱从反面教育了非洲人:必须设法解决水的问题。兴修水利至少可以减少干旱所造成的损失,缓和灾情。以马里和塞内加尔而论,不能说一点水也没有。西非第一大河尼日尔河横贯马里,河水虽然减少,但站在塞古的码头旁,那辽阔的水面仍有一两公里宽。就在干旱严重的塞内加尔北方,有一条基本上同塞内加尔河并行,而上下游都同它相通的支流拉姆普萨河,人们把下游的河口一堵,不使河水流入大西洋,这样就灌溉了2,000公顷土地。当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大面积的水稻正在收割。可见,水还是有的,问题就在如何使可贵的河水不白白流走。
在塞内加尔河口,一座规模宏伟的地亚马拦河闸正在兴建。这项投资近800万美元的水闸是西非当前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1986年建成后可形成蓄水6亿立方米的淡水湖,灌溉塞内加尔河两岸数万公顷土地。在南方的卡萨芒斯大区,我国援建的比尼奥纳拦河闸也即将正式开工。我们看到和听到的虽很有限,但也足以说明塞内加尔政府正在大力解决水利问题。
在马里,也看到一些可喜的景象。尼日尔河三角洲上,一条长达数十公里的渠道正在开挖;首都巴马科西南、尼日尔河的支流桑卡拉尼河上,一座巨大的水电站已经建成,2,200米长、23米高的拦河坝在河上拦起了一座容量21亿多立方米的大水库。拦河坝下,1,000公顷平展展的稻地已平整完毕,沟渠纵横,一望无际。整个水利工程可灌溉5.5万公顷土地。
在象牙海岸北方旱情严重的科霍戈省,我们参观了占地1,800公顷的农工联合企业。1,200公顷的水稻收成不好,但是600公顷西红柿种植园,用4个泵站供水,仍然获得平均每公顷27吨的产量,足以全年分批供应这个企业的加工厂加工成罐头。
除了水利开发,从长远来说更重要的是防止撒哈拉沙漠南侵。这是个巨大的威胁,也是西非连续干旱的重要原因。陪同的主人说,撒哈拉虽离我们还远,但是我们必需早作防范。塞内加尔政府也正大力提倡植树。
西非的旱情是严重的,然而人们在旱魃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所到的三个国家虽不足以反映西非的全部情况,但确实使我们受到鼓舞。非洲人民战胜干旱的努力是会取得成果的。(附图片)
图为在塞内加尔北方,因干旱死于路边的牲畜。
本报记者 高常筠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