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修“富民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31
第1版()
专栏:

修“富民路”
本报评论员
面对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交通运输状况更显得不能适应需要了。许多地方农民买难、卖难,都与运输难有很大关系。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一时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最大障碍。
怎样解决这个矛盾?修铁路?投资多,工期长,远水难解近渴。办水运?无江无河的地方怎么办?四川省眉山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多数地区来说,搞公路运输是一大出路。
现在,我国的公路已由解放初的七万多公里发展到九十多万公里,虽然还不能满足需要,但许多地方总是有公路了。不少地方已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有路难行”,路窄、弯急、坡陡、晴通雨阻等情况比较普遍。因此,一方面要象眉山县那样,组织群众对现有公路进行一次全面整治,使它充分发挥效益;另方面,要象湖南汽车运输管理局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村运输班次和线路,活跃城乡经济,使公路成为“富民路”。
“马路不平,县长不行”。这应当是新时期考察干部工作水平的尺度之一。各地领导同志认清形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抓紧抓好修路工作,看来并不十分困难。眉山县仅仅经过两个多月,就使全县百分之八十五的公路焕然一新。这类不要花多少钱的事情,他们能做到的,其他地方用同样的办法也应当做得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