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层层密网 摧杀着海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31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层层密网 摧杀着海蜇
南麂渔场附近,是海蜇繁殖、生长的好地方,六十年代前,平均年产海蜇7,000万担。每当海蜇大发,广袤的海域上泛起白光,象蓝天上撒满白色的降落伞,一眼望不到边,可说是“网无虚张,船不空返”。我年轻时,一潮水,二三十斤重的海蜇一口气端二三百个是常事。那时腌制过的甲级海蜇皮只卖一角多钱一斤,是大众化的家常便菜。
进入七十年代后,海蜇产量逐渐减少,1974年后濒于绝迹。现在我们这里应市的海蜇,反倒要从外地转贩而来,肉质薄,个头又小,每斤市价高达三四元。
我是一个渔民,大半辈子生活在海洋上。据我长期观察,造成海蜇灭绝性破坏的罪魁祸首,不是别的,原来是各种密眼渔网在作怪。
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及滥捕乱捉,海洋资源日趋枯竭,许多主要鱼种,如黄花鱼、带鱼、墨鱼等,如今已很难形成鱼汛。渔民打不到大鱼,便向鱼苗、小虾进攻,渔网越织越密,鱼子虾孙一网打尽。特别是固定作业的渔网,对海蜇幼体摧残很大。据我所见,每年3、4月间,海蜇幼体长成汤圆、蘑菇形,在海上浮游,随浪翻滚,一涨一落,要经受成百上千道密密麻麻网阵的摧杀,实在难逃劫运。几场风浪,海蜇幼体就荡然无存了。
一年一度的海蜇幼体生长期又临近了,我实在不忍看这种惨象再延续下去。希望有关部门赶快来现场调查,以便采取有力措施。我愿做一名义务向导,在前面开路。浙江平阳县敖江镇渔民
丁福媄口述
朱钟鼎笔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