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请喝一杯西藏茶”——访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01
第5版()
专栏:通讯

“请喝一杯西藏茶”
——访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夏林
茶,对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来说,是每日不可缺的消膻解腻必需品。千百年来,西藏人民喝的茶,都是从几千里外的内地运进的。可是到1983年,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出现了,藏族同胞祖祖辈辈盼望喝上西藏茶的夙愿就要变成现实了!
藏东幽谷飘茶香
东出拉萨,沿川藏公路东行500公里,便进入高山峡谷地区。在波密原始森林深处一条海拔两千米的河谷中,坐落着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国营易贡农场。
我们到这里采访的时候,正是秋茶飘香的季节。层层叠叠的茶蓬间,隐现着踏雾采茶的藏族姑娘的身影,飘荡着清亮而悠扬的藏族民歌声。如果没有那环抱峡谷的如屏银峰,我们简直要把这里当作江南茶乡了。
在场部办公室里刚坐定,次仁顿珠场长就给我们沏上了热茶,喜形于色地说:“请喝一杯西藏茶,看比内地的差不差?”我们接过茶杯仔细端详,只觉汤色清澈,碧中显黄,一股酷似龙井茶的香气扑鼻而来。喝一口,滋味鲜醇,爽口回甜,不由得啧啧赞叹:好茶好茶!
顿珠场长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他说:“场里刚请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化验过,我们这儿产的茶,最大的长处是品质好,没污染。你们喝的是秋茶,要是清明节前后采的叶芽,质量还要好,可以精制成高档茶出口换外汇呢!”他笑声朗朗,充满自信,接着又侃侃谈起农场生产茶叶的原委和今后的打算。
原来,西藏高原整个说来虽然寒冷、干燥,但藏东峡谷的山峰和谷底落差两千多米,印度洋沿雅鲁藏布江上溯进来的暖气流,使易贡的气候温润,雨量丰富,无霜期长,晴天也终日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西藏一年需要从内地调进1,800万斤砖茶。为生产这些砖茶,国家每年要补助1,800万元,光运费就要花几百万元;而易贡生产砖茶,每斤成本只要一元钱,并能节省大量运费。目前易贡农场已有茶园2,000亩,1985年计划发展到5,000亩,按亩产干茶400斤计算,这一个农场的产茶量就达200万斤……
顿珠场长的兴奋和自信是有道理的:易贡农场生产茶叶,对国家对地方对藏族群众都有好处,这样的事业能不兴旺发达么!
茶香情更浓
茶叶,是藏汉民族团结的见证。传说公元七世纪的唐代,文成公主带到风雪高原的百物中就有茶叶,是她介绍了汉族饮茶的方法之后,西藏人民才形成了饮茶的习俗。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汉族同志帮助藏族兄弟发展茶叶生产的感人情景。
易贡农场的茶树漫坡遍野,藏族同志却特意带我们上山去看了一片30亩地的茶园。原来,这是十七年前一位叫潘永和的大学生,用四川家乡的小叶茶种试栽的,如今已长成齐胸高的茂绿茶林。虽然这位汉族同志早已不在这个农场工作了,但藏族同志在我们采访过程中却几次提起他,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
农场新建的茶叶加工厂,日产干茶300斤,虽然只是初具规模,但它却是西藏的第一座机械化制茶厂。在由炒茶机、揉捻机等崭新装置组成的流水作业线上,湿漉漉、鲜灵灵的绿叶迅速地改变着颜色和形状。我们抓起一把成品茶,只见条索紧秀匀整,色泽灰绿油润,外形和香气都不比内地的绿茶差。身旁一位藏族青年工人用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西藏过去没有种过茶,更不会搞茶叶加工。这个加工厂投产以前,易贡的茶叶都是土法加工,上好的叶子只能生产出带烟味的粗茶。内地技师来了以后,把分散在各家各户用手工制茶的人集中起来教技术,上理论课。现在,我们已能用新安装的机器制茶了。”
经他介绍,我们认识了几位正在生产线上埋头工作的汉族技师。他们都穿着“四川名山茶场”的蓝色工作服。握着他们沾满茶屑的手,我们问:“你们在这里生活得惯吗?”还梳着两根小辫子的曾显蓉略加思索,微笑着说:“这里交通不便,很偏僻,通封家信要一个月,晚上也没有电视看,当然有时也想家。但想到来这里是为培养西藏第一代茶工尽一点力量,就觉得生活很有意义了!藏族同志待我们象家人一样,我现在已学会了抓糌粑、喝酥油茶呢!”望着这些真诚支持兄弟民族发展经济建设的人们,我们不禁从心底升起由衷的敬意。
春风送暖绿茶园
易贡农场试种茶树已十几年了,但成龄茶园却为数不多,这是为什么呢?一个落霞抹红雪峰的傍晚,我们来到农场办公室主任李彦民家作客,请他帮我们解开脑中的疙瘩。
这位进藏多年的“老高原”告诉我们,易贡自古就是西藏的一块宝地。藏语叫做“伊翁”,就是美好的意思。这里适合种茶,西藏又需要大量茶叶,而且1966年就已试栽成功。只可惜小茶树生不逢时,刚破土而出,就遇上十年动乱的风霜和“以粮为纲”的刀斧。那时,上面硬把在阳光足的地方才能高产的冬小麦,拿到雨季长的易贡来推广,结果麦子成熟晚,年年夏收都赶上连阴雨,粮食在地里发了芽,即使抢收下来也晒不成。农场辛辛苦苦地毁林开荒,垒筑梯田,十几年过去了,不仅没富起来,反倒穷得发不出工资,光是1971年到1981年,就亏损132万元。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胡耀邦、万里同志到西藏视察,提出要从西藏高原的实际出发治穷致富以后,易贡农场才把经营方针改为“以茶为主,茶粮结合,多种经营”,并从内地买回两万斤名茶种籽,大刀阔斧地把1,600多亩麦田改栽成茶园,并根据茶树怕光喜阴的特性,在茶园里套种向日葵,一年可收获3万斤葵花籽。与此同时,还利用沟内丰富的云杉翠竹,加工茶叶包装箱。从1982年初起,新的经营方针初显成效,农场收益创造最新纪录,第一次摘掉了亏损帽子。
抚今追昔,李主任感触很深地说:“要不是弄懂了‘因地制宜’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易贡农场哪有今天的茶叶飘香!”
我们连连点头,完全同意他的意思: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浩荡东风,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带来了春天,这高原幽谷的茶林才得以生机勃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