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高原的歌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05
第8版()
专栏:

高原的歌声
吕希杉
我来到青海高原已经三天了。一位穿着镶边长袍的牧羊姑娘,一边赶着羊群,一边唱着青海“花儿”,甜润的“花儿”顿时把我的思绪引向了远方……
1956年修建鹰厦铁路,我们文工团到工地上演出。有一天,开演前,一位扎着两个短辫的姑娘来到后台,爽爽利利地说:“同志,我想参加文工团,要吗?”我们队长迎上去,上下打量着姑娘:“你会什么?”
“会唱歌,也会跳舞。”
“多大了?”
“十六岁。”
“你会唱些什么歌?”
“什么歌都会唱,只要你们教我一遍”。她说得满自信的。
于是,队长就让她当场唱了一支闽西革命民歌。她那圆润、嘹亮的歌声,一下子把我们全震住啦。从那一天起,她也就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踏着铁道兵战士的脚印,随着新铺钢轨的延伸,部队把帐篷扎到哪里,她就把歌声送到哪里。一次,在内蒙草原上为部队演出,她疲劳过度,昏倒在台上,左腿踝骨摔伤,治愈后,她被调到驻在青海高原的她爱人所在部队工作。
二十多年一晃眼过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由她倡导并担任队长的一支战士业余文艺轻骑队,活跃在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上,她那嘹亮、甜美的歌声,仍在高原上荡漾着。
1980年仲夏,我到工地采访时见到了她。临走的前一天,她要我听听她为我写的《火车开到柴达木》歌词谱的曲。她是用青海花儿谱写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我离开高原不久,她牺牲了……
原来,她到连队演出,场地就在野外看电影的土台子上。那里海拔3,000多米,环境恶劣,气候变化异常,6月落雪是经常的事。第一天演出很顺利。第二天晚上,附近放牧点的男女群众也赶来了。当她独唱《火车开到柴达木》时,从肯德隆沟方向窜出来一股狂风,挟沙裹石,吼叫着奇袭而来,不一会,台上台下什么也看不见了。大风把电线刮断了,她急忙打开手电,一眼就看见舞台后面的挡墙顶部往下掉土块,两个队员还在墙脚下装乐器。她一个箭步跨过去,把两个队员向左边猛地一推,瞬间,挡墙上半部“轰隆”一声塌下来,她当场牺牲了!
这一次到青海,我特意寻访了她长眠的地方。陪我的萧干事指着向阳坟头说:“我们队长就埋在这里。”此刻,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向老战友深鞠了三个躬,又从挎包里取出一束水仙花,敬献在她的墓碑前,那是她生前最喜爱养的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