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变化中的马里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09
第6版()
专栏:

变化中的马里农村
本报记者 徐德文
西非连年大旱,马里是重灾区,马里农村的景况如何?这是记者在飞往马里途中脑海里萦绕的一个问题。
一到巴马科,热情友好的主人很快就安排我们去锡卡索区的弗兰科村访问。这是一个偏僻的村庄,距巴马科500多公里。一路上骄阳似火,大地象在冒烟。公路两旁的田野一片枯黄,偶尔看见几棵芒果树还撑着绿伞,好似沙漠中的一点绿洲。
进入弗兰科村,眼前又是一番景象。雪白的棉花垛成山,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一辆辆装着棉花的双轮胶皮大车正排着队等待把车上的棉花过磅。看得出,这里的棉花获得了丰收。
据特地从县里赶来欢迎我们的县长和村里的负责人介绍,过去这个村的生产搞得不好。农业生产都是由官员用行政命令来指挥,种什么,种多少,农民都作不了主,加上收购价格不合理,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几年来,政府不断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所有生产活动都由农民自己选举出来的“村庄委员会”决定。政府还一再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农村经济活跃起来了。这个村在1979年就同马里国营纺织公司直接挂钩,所产的棉花全部由公司收购,收购价格比政府规定的还高出20%。由于农民有了自主权,增强了责任感,有了积极性,这几年棉花产量连年上升。1978—1979年度全村生产籽棉22.4万吨,收入77.4亿马里法郎;1982—1983年度生产籽棉26.3万吨,收入112.4亿马里法郎。据估计,今年的棉花产量肯定要超过去年度。
公司直接从产地收购棉花,减少了中间环节,所以公司收购价格高20%,并不吃亏。这多付的钱不直接给农民个人,而是作为村的集体公益金,用于村里的基本建设和福利设施,如建立农具修理站,盖仓库,打井,购买农具和办公用品,建立妇幼保健站和文化学习基金等。公司的这一做法,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公司收购棉花的计划得到保证,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
这个村所以能够在大旱之年不遭灾,主要是农业基本建设搞得好。过去这个村有几口井,主要是供人畜饮用。种地是靠天下雨。自从村子和公司挂钩后,公司帮助农民打机井,修水渠,基本上做到不靠天而靠地下水灌溉。由于他们不断改造旧井,开挖新的深井,所以尽管旱情越来越严重,棉花却年年丰收。
村子里面,许多农户院内堆满了棉花,青年人正在忙着把棉花装车,准备交售。身缠彩色花布衣的妇女,有的在舂米,有的正在碾磨作食油用的牛油果。孩子们追逐嬉闹,老人坐在芒果树下纳凉,不少青年人驾着摩托车来来往往。一派丰收后的欢乐景象。这里农民除种棉花外,还种小米、玉米,养家禽,搞家庭副业,生产都很好,几乎家家有摩托车和双轮大车。村里还办起了农具修理站和妇幼保健站。
马里农村是否普遍都象弗兰科村这样?马里朋友说,马里农业生产还很落后。一些地方至今农民不定居,他们放火烧荒,种完一茬庄稼后又跑到另一块地用同样方法耕种,所以生产和生活水平都很低,经不起天灾的打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正在推行“村屯”计划。先让农民定居下来,政府帮助他们解决种子、化肥等问题,搞好生产,增加收入,政府也不收税;然后鼓励农业生产有基础的村庄同有关的农产品公司直接挂钩,实行象弗兰科村这种农工商联营。产粮区、花生产区以及渔业、牧区等均同相应的组织挂钩。
象弗兰科村这样的水平只是“村屯”的一个“雏型”。至于政府计划中的“村屯”,那要到农村行政管理完全实行农民自治、生产和生活都达到较高水平才能实现。但如何达到这一步,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附图片)
马里锡卡索区弗兰科村棉花获得丰收,棉农赶着大车去交售棉花。
本报记者 徐德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