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改革是图强大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09
第8版()
专栏:

改革是图强大计
吕光光
斯大林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曾讲过:无效率就意味着落后,而落后便被挨打。时至今日,以及今后,那么无效率便不止导致挨打的问题,恐怕用不着挨打,便会大浪淘沙,只能被淘汰。
这并不是故作“惊人之笔”。邓小平同志在《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一文里明确指出,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体制改革问题,“确实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人民不能容忍,我们党也不能容忍。”如果不搞改革,“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351、352页)正是由于我们党和人民都不能容忍,就必须找出问题的症结。要而言之,既有不合时宜的体制问题,也有以权谋私的人的问题。那种私迷心窍的人,必然大有碍于改革,即便不得已而“改革”之,亦不过以改革之名,掩谋私之实。小平同志在这篇文章里所谈的人的问题之突出,当使我们惊醒而彻悟!
“铁饭碗”是人在端,“大锅饭”是人在吃。有的端“碗”吃“饭”的人不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竟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变成仓深鼠肥,饱食终日而言不及社会主义。如果深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吃饱喝足之余,不躺在“功劳簿”上而是重树新功,不赖在公有制上而是一心为公,不但吃饭的问题将进一步改善,就是各种体制的改革,也将事半而功倍。
社会主义是姓“公”的,可硬是有些人要将它下嫁于“私”,这是指那些贪得无厌、唯利是图、权欲横流、权势滥施而成为改革的严重障碍者。他们对于中央的改革善政,或口是心非,或阳奉阴违,或偷天换日,或李代桃僵,汲汲营营只顾升官发财,浑浑噩噩那管亡党亡国。这简直与中央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精神南辕北辙,也与十亿人民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愿望背道而驰。长时期来“越左越革命”、“越穷越革命”的“左传”和“穷咒”,念得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幸亏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之风的兴起。当年念“传”念“咒”的肉食者流,为维护自己碗里的油水,见利忘义,又在或明或暗地念“历来改革无善终”的谶语,其目的无非天不变、道不变、捞到的既得利益不变。“历来改革无善终”云云,那是历史上受到皇权制度下“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局限。即便如此,皇权制度下的改革志士之“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情义举,哪怕功败垂成,毕竟流芳百世。
社会主义时代的改革,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的坚决支持,革故鼎新,不主故常,方向明,规划善,步调稳,具备改革必成的条件。至于斟酌损益,一定谋而后动:有所损,则损阴以益阳;有所挹,则挹彼而注兹。改革之举,当在党和人民的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之下,做到善始善终,鹏程万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