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拉萨河边的洗衣新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0
第4版()
专栏:

拉萨河边的洗衣新歌
本报记者 祖伯光
拉萨河的冰凌儿刚刚消融,就引来了一群群藏族青年光着脚丫踏洗衣裳了。他们边洗边歌,给拉萨河谷带来了早春的春意。六十年代产生在雅鲁藏布江边的著名《洗衣歌》,是藏族青年与解放军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八十年代的今天,藏族青年又在拉萨河边用自己为孤寡老人洗衣裳的行动,表达着两代人的美好情谊。
2月19日适逢星期天,“日光城”的阳光暖洋洋的。记者信步在拉萨河堤上,只见河边是人群,堤岸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被褥和卡垫。在河边的一个角落,我遇上了拉萨市城关区绕赛居委会团支部的7名共青团员。一年多以前,记者在拉萨河边曾经采访过他们为孤寡老人洗衣裳的事迹。这些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多次受到上级团委表彰的共青团员,一年多来对老人的照顾更勤了。他们索性把居委会里的5户孤寡老人包下来,作为团支部一项经常性的有意义的活动。一有空,他们就三五成群到老人们的家里问寒问暖。他们象老人的亲儿女一样,不是给老人扫地、背水,就是帮老人洗衣服。
我把手伸到河水里,只觉得水寒彻骨。“站在水里洗衣服多冷呀?”我问。
“冷点没事!我们都是在拉萨河边长大的。就是寒冬,我们也常来洗衣服。再说,大家心里是热的!”站在河水里起劲踏洗着藏装的团支部书记平措回答说。他的话表达了大家的心声,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这时,闻讯赶来的大达娃,带着笑声加入了洗衣的行列。她是个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的女青年。只见她一会儿有节奏地搓洗;一会儿用脚踏着藏被边哼唱边舞蹈。那风采韵味,自然使人想起《洗衣歌》中喊着“阿拉咳司”跳舞的藏族姑娘们的形象。
“你们一年要给老人洗多少次衣服?”
团支部委员巴桑说:“依着我们,可以常到河边给老人洗衣服。可这些老人们挺怪,明明衣服脏了也不肯让我们洗;我们大家一使眼色,只好采取行动,硬把衣服抢过来。”这真有点象《洗衣歌》中军民争夺衣服的情景!
这些青年具有火样的热情,同时也是细心人,在他们洗衣服中,十分留心每一件旧衣服。平措在打肥皂时发现一件绒衣的袖口破了。他小声叮嘱在旁边的小达娃:“这是单增桑姆老人的衣服。老人眼睛不好,已不能做针线了。等衣服干了,你缝好再送去。”
绕赛居委会团支部共有十一名团员。其中六名女团员都已结婚并有了小孩。她们说,我们虽然有了小孩,家务负担重,但我们不能光顾自己的小家庭,把幸福、欢乐送给老人是共青团员应尽的义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