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养育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0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养育情
1979年,广西河池地区汽车总站修配厂瑶族工人兰庆松,在妻子病逝不久,自己也因患肝癌治疗无效,不幸逝世。他临终时,最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子女,他们没爸没妈,往后怎么办?厂里壮族党员干部韦艮新坐在他床边,握着他的手说:“老兰,你的儿女,就是党和国家的儿女,也是我的儿女,我和同志们一定把他们当作亲生子女来抚养,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请放心吧!”此时,兰庆松才闭上了双眼。
办完了老兰的后事,韦艮新马上到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公社把遗孤接来。这对孤儿女一个5岁,一个7岁,男的叫兰勇,女的叫兰凤。看着他们面黄肌瘦、体弱多病的样子,老韦感到他们又可怜又可爱。为了集中精力抚养两个孤儿,他把身边两个亲生儿子送回乡下,给他们务农的妈妈管养。他拿自己的工资供阿勇、阿凤吃穿和治病用。他们年幼淘气,老韦总是爱抚地为他们劝架,哄他们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为他们洗、补衣服。孩子们吃、住、玩得好了,病也少了,很快就健壮起来。老韦爱孩子,孩子们也爱他,把他当作亲爸爸。
1980年秋,修配厂要迁到地区所在地金城江市附近,厂里让韦艮新去筹建新厂。厂里汉族党员、行政股长陈志恒主动向老韦提出接养阿勇和阿凤。老陈是个热心人,夫妻俩爱护这两个孤儿胜过亲生儿女。兰凤患急性肾炎,全身肿痛难忍,路也走不动。夫妇两个轮流背着她,到三公里外的九圩公社卫生院检查取药;回家后,每天还背着她爬上一座山坡,到厂医务室打针。经过20多天的精心照料,阿凤恢复了健康。
1981年,陈志恒调到环江县汽车站工作,厂里壮族党员、供应股长韦建全又接养了孩子们。这时候,孩子们已分别上小学一、二年级。老韦已有3个孩子,他和爱人商量,把一个孩子送到乡下去,留两个跟阿勇、阿凤一起住。夫妇俩觉得阿勇、阿凤更需要父母之爱,因此加倍关心爱护他们,定期送他们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哪个面色不好,食欲不佳,就及时带他们到医院看病,还注意引导孩子们锻炼身体。阿勇、阿凤在老韦夫妇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用功读书,进步很快,上学期两人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韦小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