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吃大锅饭十几年亏损 搞承包制九个月盈余 凉城县水泥厂在改革中复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1
第1版()
专栏:

吃大锅饭十几年亏损 搞承包制九个月盈余
凉城县水泥厂在改革中复活
本报讯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凉城县水泥厂根据“改、包、放”的精神,去年采取集体承包水泥厂的改革性措施,使亏损十几年,并准备关停的企业,9个月时间就扭亏为盈,起死回生。
1983年,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该厂全体工人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厂房设备齐全,原料充足,只要端掉“大锅饭”,水泥厂就有出路。在提高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经县委和县政府主管部门同意,水泥厂实行了由工人承包到组、责任到人、联产计酬的大包干经济责任制。由工人推选共产党员武国胜为承包组长,原厂领导就地卸职。承包组与县里签订了从产品产量到质量,从上缴利润到折旧基金,从生活福利到安全生产等八个方面的合同。在生产中,他们实行了“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安全”的“五定”生产岗位责任制,严把“原料进口关、生产配比关、煅烧质量关、成品合格关”等四关,把好了水泥出厂口,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用户的信誉。1983年4月至12月,全厂9个月的劳动生产率比1982年提高了35.9%,生产水泥3,350吨,完成承包任务的186.1%。水泥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原燃料提价的情况下,还比1982年降低0.549元,实现净利润5,870元,还给职工发了福利基金和奖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