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只抓种麦子,不管卖柿子”的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1
第2版()
专栏:

“只抓种麦子,不管卖柿子”的教训
本报记者 段存章
3月初,中共河北省易县县委讨论了一件发人深思的事:“只抓种麦子,不管卖柿子”的教训。
去年秋天,地处深山的管头区柿子大丰收,农民家里有700多万斤柿子卖不出去。这时正值种麦季节,全区只有800亩小麦播种任务,几位公社书记只忙着抓种麦子,而不管卖柿子,群众批评说:“锣鼓没打在点子上。”
这个批评很实在。因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麦动手早,质量好,这800亩小麦根本用不着干部多操心。而柿子出售正需要干部当“红娘”。可是,干部抓种麦抓惯了,对卖柿子却很不习惯,结果是农民着急的事没人去操心,农民省心的事干部却费了很大的精力抓。
有人说:“我早就不当粮食书记了”。可为什么在具体工作中又只抓生产,而不抓商品流通呢?原来是思想还没有真正转到商品生产的轨道上来。总认为书记是抓大事的,卖柿子是供销业务部门的事,如果书记管卖柿子就有点“多管闲事”了。这些同志的工作也很辛苦,他们在春季也曾帮助农民抓过柿子树的剪枝、除虫、施肥、浇水,可到了秋天却不管卖柿子了。
经过讨论,易县的同志统一了思想,他们说:不能再走只管生产不管流通的老路了。搞农业,要重新学习商品生产的知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