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时时注意敌情变化 灵活改变分田形式 霍县边地土地改革进入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4-25
第2版()
专栏:

时时注意敌情变化
灵活改变分田形式
霍县边地土地改革进入高潮
【本报太岳廿三日电】霍县土地改革运动,已在敌我激烈斗争的炮火中进入高潮,并已创造丰富经验。该县从三月廿一日全县杀敌立功竞赛以来,至四月五日半月中,敌人之小股袭扰虽有十一次之多,但在我全体民兵与地方兵团的掩护之下,群众安然的进行分田斗争。如四区的冯南园、张有,三区的颜壁、北影,一区的上东坡、下东坡,五区的段庄、阴奏等村,均在武装掩护下,掀起了分田斗争,并推动了全县四个区的分田运动,逐渐伸展到敌人据点附近。如五区距敌仅二里,亦在日夜不息的与地主进行清算。其武装与分田结合办法有:一、武装与分田齐头并进,群众在武装支撑下向地主及时开展清算,运动很快就推进到敌人附近。如段庄周围设有数层战线,有地雷封锁线,有阻碍结合线,有民兵飞行线,敌人一出,不是挨炸,便是挨枪。每次出犯无不惊慌回窜,群众在村中与地主斗争,进行诉苦毫无顾虑。源头村当敌人进攻靳壁村时,距敌仅五里,全村转移到山沟清算,民兵在山头上,放出三层步哨,给群众壮胆。二、组织形式战斗化。如四区的柳庄,五区的段村,全村群众皆编为战斗分田混合组,敌人不来,照常清算,敌人一来以小组为单位转移村外,带上斗争对象继续斗争。不强调开斗争大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清算;斗争对象亦是轮流被清算。三、时时教育民兵与武装村公所的干部,成为领导群众打击敌人与分田斗争的双英雄。如沈庄的张银山,靳壁的富生、小具,上东坡的张秋生等,均是在分田与对敌斗争中成为群众最爱戴的领袖。四、领导群众运动的干部,要时时注意敌情的变化,适应群众的要求,不能像老区一样的按步就班的进行。如酝酿成熟,即迅速斗争,以防敌人突然袭击后群众情绪低落。五、分配果实多采取群众分别保存的办法,待斗争告一段落再合理分配,否则集中起来,容易被敌人抢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