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踏访帕巴莱战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1
第6版()
专栏:泰国通讯

踏访帕巴莱战场
新华社记者 杨木 李国田 本报记者 陈安
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南部边缘的3个府——乌汶、四色菊和素辇府,象一把葵扇一样,给横躺在泰柬边境的扁担山扇凉风。居中的四色菊府南端的两座标高分别为642和544的山头,则象两扇大门夹峙着帕巴莱山口,形成泰柬两国泾渭分明的天然分界。
从前,当两国关系良好时,从柬埔寨柏威夏省君克汕县城斜穿而来的120号公路到了帕巴莱山口,就与贯通四色菊府府城的公路相接,形成一条商旅往来的通道。可是,越军侵占柬埔寨后,120号公路终端被越军布满地雷,通道堵塞。帕巴莱山口以南的柬埔寨,越军307师驻扎在君克汕周围,虎视眈眈,战云密布。而山口以北的泰国境内,虽然人烟稀少,山高林密,但却安谧和平。
4月8日,我们和泰、日、美等国的记者一起乘坐直升飞机凌空采访时,扁担山南北的情势历历在目。但见泰国境内的山林被焚,地面弹坑累累,山村舍空人逃,和平景象被越军的步兵和炮火摧残得荡然无存。这就是越南外长阮基石不久前发出的“不侵犯泰国”旦旦誓言的绝妙讽刺!
直升飞机降落在离山口5公里的50号村。螺旋桨扬起夹带着沙土的蔽日飓风。浑身蒙尘的记者们走进战壕,听着站在战壕的沙包上的泰军第六师师长关于地形和战况的讲解。据他介绍,越军曾于3月24日夜间入侵这个村,掘壕据守。泰军一个连于27日击退这股侵略者之后,便修筑工事变此地为泰国抗击越军入侵的第三道防线。我们站在532高地上环顾四周:东为642山头,泰军刚刚施放的一枚烟幕弹正象一朵浓缩的云一样,在这座山头上空长久地飘而不散。其他三面均是高地。我们所在的高地俯瞰山谷,扼来往山道的要冲。泰军和保卫国土志愿队数十人虎踞工事群,形成一条火力密集的防卫线。据介绍,泰军就在这里俘获越军6人。我们看到被炮火烧焦的树干、被毁的民房、越军遗下的工事。这些,就足以证明越南步兵确曾践踏过50号村了。在这个村落的一角,4名黑衣帽、红领巾的志愿队正护着一门无后座力炮,注视东方。我们在同他们闲谈中,得知他们是在正规军驱逐来犯之敌后被调来换防的。志愿队员柯曼说,4月2日,他们向642山头背后的残敌猛烈开炮追击,一下子就打了近40发炮弹。这是打得最痛快的一仗哩!
汽车绕过未清除的雷区,载我们来到泰军第二道防线三夜村。啊!这里真是一个“一人当关,万夫莫敌”的豁口。你看东边的642山头雄指云天,与它犄对的544山头侧卧似磐。中间一条通道就是被越军这次打出了名的帕巴莱山口。我们站在离这个山口只2公里的三夜村前沿阵地上,看到泰国农家的一头水牛被越军击毙后陈尸路旁。这不也是越南人入侵泰境的佐证么?!
越军每次侵犯泰柬边境都带来俘虏群和难民潮。在泰国第二军第六师炮兵营营长宋沙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第六师的一个指挥部目睹了在这次战斗中被泰军抓获的17名越军俘虏。俘虏们被圈在一个用木桩和铁丝网围起来的约十米见方的空地上。他们都身穿军服,被用布蒙眼,看上去都约为20岁左右,大多数身材矮小而瘦弱。他们席地而坐,手脚没有捆绑,有的还抽着烟,互相可以交谈。据泰国军官说,他们来自越军307和302师,其中有几名上士,多系越南南方人,普遍厌战和怕死。有的则是自动投降的。连同被送去别处的,这次战斗共俘虏越兵40多名。
我们还参观了座落在四色菊府坤汉县巴东区附近山窝里的一所难民营。它距离泰柬边界3公里。
被越军枪炮从柬境驱赶逃亡到这里的一万多名难民大部分是老弱妇孺,还有一些残废人。他们现在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在灼热的阳光下一家一户都蜷住在低矮闷热、挡不住风雨的塑料窝棚里。有的人家把自行车、耕牛、小猪、小鸡也带来了,但都没有任何家具。他们每天靠联合国救济的米粮度日。
一位略能讲老挝话的年青难民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吃的是米饭和盐水,别的一无所有。
泰陆军秘书处一位代表在难民营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说,泰国是出于人道主义而向柬埔寨难民提供援助的。一旦战争停止,泰国将扫清通路上的地雷并把这些难民遣送回他们在柬埔寨的家园。
当我们披着苍茫的暮色从前线回到四色菊府府城的时候,一路上见到几辆军车载运着边防军撤回原来驻地,10多辆坦克掉头开回后方;但又看到大批武装警察和保卫国土志愿队开到前沿第一、二道防线去换防。好一幅军警民联防卫国的动人图景!
归程中,一位军官告诉我们,越军侵入泰境后沿途埋下大量地雷,泰国军队用4天时间才把帕巴莱山谷以北5公里的通道上的地雷扫清,其他地段尚未清除。的确是这样,我们看到一些地段竖着“有地雷,禁止通行”的木牌,人们不得不绕道行进。
毗邻边界的几个府份的人民也保持着警惕。8日晚间,当四色菊府尹设“自助餐”招待记者时,府尹的代表在席上说:“越军这次侵泰是蓄意已久的,绝不是什么误入!只要越军不从柬埔寨撤出去,它就随时可能再侵犯我们的边疆,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一位业余诗人即席朗诵了他创作的一首诗,以表达当地人民的感情:
越寇入侵帕巴莱,
军民御敌同仇忾,
艰苦奋战显国威,
退敌立功志不衰。(附图片)
泰国边民严阵以待。 陈安摄(新华社稿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