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抓政策落实 促医疗质量 上海闸北区牙防所医务工作面目一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2
第3版()
专栏:

抓政策落实 促医疗质量
上海闸北区牙防所医务工作面目一新
本报讯 记者白筠报道:几年前病人一提就摇头的上海市闸北区牙病防治所,面貌有了显著改变。目前,该所诊断符合率达到95%以上,术后感染率降低到0.2%,医技人员门诊工作质量指数在全市牙防系统名列前茅。该所党支部书记兼所长刘仅琴说:“医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遵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上海市闸北区牙防所是集体所有制的医疗机构,职工人数不足百人,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却要担负全区几十万人的牙病防治任务。经过十年动乱,该所面临管理混乱、纪律松懈、医疗质量下降、业务人才奇缺的被动局面。近几年来,他们从人才建设着手,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放手使用人才。该所领导班子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在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仍有一些有专长的中老年知识分子被长期搁置不用。究其原因,无非是“求全责备”、宁“左”勿右等思想作怪。如陈庆辉医师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技术水平高。但是,解放初他曾因政历问题服过刑。此后,陈长期“跑龙套”,用非所学。所领导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他的情况,认为他的政历问题早已弄清,进所二十多年来表现是好的,决定安排他当科室负责人。从此,陈庆辉不但自己早来晚走,想方设法搞科研,而且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青年医务人员。
二、走出大门,挖掘社会闲散人才资源。该所建所以来,从来没有正规的大专院校毕业的医学生分配进所。为了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困难,他们通过调入、借用、聘请退休医务人员当技术顾问等途径,挖掘社会闲散的有用之才。有位五十年代医学院口腔系毕业的医生,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在街道生产组劳动。所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如获至宝,设法把她调来加强门诊。此人调来后,深感领导知人善任,工作积极性很高。
三、重视智力投资,立足培养人才。这个所医技人员中70%是青年,大都是“文革”期间毕业的中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临床操作有困难。所领导没有把他们看作“包袱”,而是看作有待于大力开发的智力资源,坚信在这中间必能发掘出一批有为之才。近三年中,该所选送进修、学习的人员占全所职工的85%。所内还为青年职工每周开设一次业务课。(附图片)
舟山地区医疗防疫队二十八年来随渔船巡回医疗治病达十八万人次。图为医务人员在进行防疫宣传。新华社记者沈楚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