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克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需要采取的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3
第5版()
专栏:

克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需要采取的措施
徐景安
要使我国经济建设转移到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部门、地区互相分割、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盲目生产的问题。这就要实现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经济工作重点的相应转移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是:
首先,要发挥行业的作用。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形成的。由于生产对象和手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行业。在同一行业中,生产同类产品的工艺、技术以及社会需求是相同的。因此,每个行业都应当搞好本行业主要产品的市场预测,生产能力的规划布局,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以及制订相应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技术标准等。但是,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同一行业的企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地区管理,统一的行业实际上不存在;主管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直接管理所属企业上,对其它部门、地方的企业既不管、也管不了。这样,不能发挥行业应有的作用,虽是同一行业,部门、地方各搞一套。结果,重复建设,盲目生产,年复一年,难以克服。
要发挥行业的作用,当前要把制订行业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赵紫阳总理早在1981年就指出:要认真搞好行业规划,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产品和重复生产的产品,由中央有关部门根据全局合理的原则提出改组规划。在1982年11月的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又再次郑重提出:“从现在起立即按照产品分工由归口部门协同地方组成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制定行业规划,提出企业调整方案。”然而,时至今日,行业规划工作没有取得应有的进展。现在,企业的调整改组、技术改造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都由于没有行业规划而影响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专业主管部门习惯于把主要精力放在管企业、上项目、分投资、分物资上,行业规划工作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六五”计划已经执行了三年多,制订行业规划的工作迫在眉睫。要发挥行业管理的作用,当前,应组织不同层次的精干的行业规划小组。特别是象机械、电子、轻工、化工这类多部门管理的行业,需要成立跨部门的行业小组。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大中城市的专业主管厅局,也要开展行业规划工作。
行业规划小组的任务:一是进行行业情况调查。对行业主要产品在规划期的社会需求和购买力进行预测;同时,摸清现有生产点、生产能力、设备利用、库存积压、原料供应等状况。二是根据市场需要和产品技术发展趋势,制定产品更新换代的规划。三是划分投资权限和制订投资政策。依据行业的特点以及产需状况,提出本行业适宜于中央或地方哪一级兴办,以及确定投资的鼓励或限制政策。四是提出现有企业的调整、改组和改造的方案。根据不同情况,组织全国性的、跨地区的、地区性的公司或联合体。五是制订标准、政策和措施。规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设厂标准,并提出本行业的价格、税收、信贷政策。这样,按照行业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预测,开发新产品并确定新增生产能力和对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就能真正实现产需衔接,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凡是适合于城市范围内组织的经济活动,要放手让城市去组织。譬如,各企业、各单位的铸锻、热处理、电镀、机修、模具以及计量、计算、测试等生产、科研服务设施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要由市统一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和社会化,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另一方面,凡是适合于跨城市组织的经济活动,要以城市为依托组织联合和协作。专业化程度高、需要大批量生产的,应跨城市、跨地区进行联合。究竟哪些行业可在城市范围内改组,哪些行业需要跨城市组织,这是在制订行业规划时应该解决的。
为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要鼓励城市发展和扩大与其他城市、地区的联合和协作。对城市计划考核办法应改进,不仅要考核它们本身的经济发展和效益,更要考核它们通过与外地的联合和协作增加的社会财富和社会效益,还要鼓励城市发展有特色的经济,即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确定发展方向,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每一个中心城市都应成为有特色的城市。这样我国的经济才会呈现千姿百态的繁荣景象。
再次,要发挥经济区域的作用。以全国的大城市为中心,形成若干大的经济区。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上讲,可先考虑划成沿海、内地、边远三大地域。以广州、上海、天津、沈阳为中心,为沿海地域。这个地域,经济基础条件好,技术管理水平高,是我国经济的精华所在。这些沿海地域,应成为我国的特别加工区,主要进口国外原料,生产商品大部分销往国外,把原料、市场腾出来,发展内地和边远地区的经济。同时,沿海地域应成为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推广的基地,通过联合和协作,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移植到内地和边远地区。这些地区应当成为我国经济效益最好、向国家提供积累最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快的地区。这个地域投资的重点应是改善通讯、码头、港口等基础设施,抓紧改造现有企业,除建设少数配套需要的加工项目外,一般加工项目应移向内地和边远地区。如果通过“六五”和“七五”的建设,把沿海地域的经济和效益搞上去,这对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郑州、武汉、兰州、重庆为中心,为内地地域。这个地域,建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工业,但由于结构不合理,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比较差。国家要帮助这个地域重点发展轻纺工业,成为向内地、边远地区供应消费品的基地。为此,应有计划地把沿海地域的一般消费品生产移向内地,并通过发展与沿海的联合和协作,尽快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昆明、拉萨、乌鲁木齐为中心,为边远地域。这个地域有丰富的能源、矿藏和原料,但由于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落后,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发展这个地域的经济,逐步缩小与内地、沿海地域的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战略问题。由于国家资金有限,只能重点开发能源,这个地域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发展加工工业,主要在以后进行。当前应着重为今后的发展作准备、打基础,搞好勘察、设计、规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三个地域由于客观经济水平不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梯。不承认这种区别,采取一哄而上的做法,就会相互牵制、互相抵消,欲速则不达。承认这种区别,实行资金、技术由东向西逐步转移,使一个地域的发展带动另一个地域的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正道。
各个地域中不同的经济区,也应合理分工,各具特色。要从全局出发,确定各个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然后与行业规划结合起来,制订经济区域规划。重要的基本建设项目,按经济区域规划统一建设,不再按条条块块分配下达,避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目前,国务院已成立了上海经济区和山西、东北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着手这些地区发展的规划工作。通过这些规划工作,将使我国计划工作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不只停留在主要经济指标的平衡和重点项目的确定上,而是通过规划、布局,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的要求。
发挥行业、中心城市的作用,按经济区域组织管理经济,有可能解决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部门、地方自成体系、互相分割、重复建设、盲目生产的问题。要走通这条路子,还需要在经济体制上、计划工作上创造必要的条件。在企业管理上,除铁路、航空、邮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大型骨干企业,由国家直接管理外,其余企业都应在照章纳税后,能够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就能够冲破条块的束缚,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发展联合和协作,否则,打破旧的条条块块,又会产生新的条条块块。在计划安排上,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计划安排过紧,物资供应短缺,造成经济生活全面紧张,必然扩大计划直接控制的范围,加强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的权力。这样,行业、中心城市和经济区域都难以发挥作用,势必回到条条块块分割的老路上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