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关于王泽普的争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4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关于王泽普的争议
《世界经济导报》记者 张风
编者按:去年11月18日本报发表了介绍鞍钢无缝钢管厂厂长王泽普治厂的报道,并发表评论《厂长应有“将才”》。尔后,编辑部收到不少来信,有称赞的,有反对的,也有告状的。《世界经济导报》记者最近进行了调查,现予转载。如何当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厂长,选择什么样的人当厂长,厂长和书记是什么关系等,都是至关重大的问题,欢迎有志于此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失实”?——
《人民日报》去年11月18日发表的报道中,一开头便说,王泽普自1979年2月担任厂长后,使无缝钢管厂由落后变先进,从困境中走出来。许多人认为这一点是失实,因为无缝钢管厂一向就是先进,是鞍钢第一个大庆式企业、公司的先进单位。虽然目前不少经济技术指标比1978年以前好,但不能认为过去就是落后和处于困境之中。这样说,是抹杀过去的成绩,夸大王泽普的功劳。
另一种看法是:无缝钢管厂过去确实多次评为先进,但在当时条件下,或以突出政治、抓阶级斗争为标准,或以产值产量为标准,用今天开创新局面的观点去回顾,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尺度去衡量,就很难说是先进了。王泽普就任厂长,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拨乱反正刚开始之际。无缝钢管厂受十年动乱的破坏尚未恢复,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弛,设备与人身事故频繁(1978年还死了两人),厂内垃圾成山,废品成堆,合同计划不能完成,产品质量低劣,重点产品石油管的耐高压合格率只有13.3%,被冶金部批评为犯罪行为。但在当时的低水平上,仍被视为先进。
王泽普的可贵之处,正是把表面上很先进的老局面视为落后和困境。他十分尊重他的前任的成就,同时敢于提出他的目标,要超过他的前任。他狠抓经济效益,建立严格的管理,除劳动生产率由于大量增加新工人而受影响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年年上升,石油管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1983年利润4,700万元,比上年增加约四分之一。前后对照,先进与落后,顺境与困境,是很明白的。
“大 话”?——
王泽普常常把他追求的目标公开亮出来。例如他要把工厂办成全国最好的无缝钢管厂,还要和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比高低;公司每年安排生产任务,他不是讨价还价,叫难叹苦,而是主动提高指标。这种作风,许多人是不习惯的,认为王泽普这个人就是爱说大话,甚至是“假大空”。
不同意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王泽普不是说大话,更不是“假大空”。他是给自己提出一个比较高的奋斗目标,而且他手下有一个班子,帮他作种种测算,每个数字都有科学依据,有实现的可能性,他在提出这些目标时,心里是有底的。从实践的结果看,他每年年初提出的目标,到年终都是实现了的。现在他们厂已成为全国最好的无缝钢管厂,某些方面也已赶上国际水平。这与信口开河说大话,完全不是一码事。把这种进取精神视为说大话,正是因循守旧观点的反映。
“花花公子”?——
王泽普在鞍山,有些人送他一个外号:“花花公子”。他善于词令,衣冠整洁,和一般人心目中的厂长形象是不符合的。只有“工人身上有多少油,厂长身上也有多少油”的厂长才是好厂长,这一说法还有很广阔的市场。有些人认为王泽普身上没有油,是他作风飘浮,不懂技术,不深入生产第一线,不与工人打成一片。身上有油的厂长不表扬,身上没油的反而受表扬,有些人对此很想不通。
另一些人认为,厂长是“将”而不是“兵”,他的职责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益,抓好经营管理。有一套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有一批精通技术的总工程师、工程师,厂长就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指挥,决不需要事必躬亲,身临生产第一线。厂长是脑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象“大跃进”时期那样没日没夜在车间里打滚的厂长形象,已经过时。身上没有油并不等于轻松,实际上王泽普是把全部精力扑在厂的全局上,运筹帷幄,绞尽脑汁。厂长也不一定需要精通所有生产技术,而一定要精通管理。王泽普在学习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则是得到公认的。
得票多少——
去年年初,无缝钢管厂组建新的领导班子,进行“民意测验”。王泽普得票不多,有一位副厂长则得票很多。记者去鞍山时,有人便提供这一事实,证明王泽普不得人心。当时主管无缝钢管厂组建班子的,是中共中央委员、鞍山市委第一书记殷渊。他对记者说,经过了解,王泽普所以得票少,由于他治厂严,免不了得罪人,而那位副厂长,是“老好人”,殷渊力排众议,果断地决定继续让王泽普当厂长,而不用“老好人”。
关于王泽普治厂的严格,有些人大有谈虎色变之势,但据记者听到的一些事实,也不过是极为正常的执行制度、奖惩分明而已。
有一次厂里运来一批红砖,由于管理者不负责任,都给职工搬回家去了。王泽普就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出讨论:这种损公利私的行为要不要纠正?最后决定:除家庭确有困难急需用砖者作价购买外,一律把红砖退回厂里,收不回来的不但赔偿砖价,还要赔运输费。
有一个党支部书记,退休前用厂里材料装配了一辆手推车,带回家使用。此例一开,有些人便跟着做。王泽普决定追回手推车,私发材料和帮忙加工、装配的,也都扣奖金。
有一个车间在年终完成计划的关键时刻,质量出了大问题,王泽普决定全车间职工都扣奖金。另一个车间新工人多,上班时游游荡荡,做私事,吃西瓜甚至赌博,王泽普决定谁犯了纪律就扣谁奖金,一次也不宽恕。
对于王泽普的这种做法,很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他惩罚面太宽,他的法宝就是罚。厂里有些老工人却说,我们这个厂,没有这样的厂长,也就治不了。王泽普自己说,罚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现在看来还不能缺少。犯了纪律,出了事故,写个检查,容易得很。自己不写,可以叫子女代笔,可以写得很深刻,很触及灵魂,再犯了,再写。王泽普认为,检查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罚,决不搞“下不为例”。有些人最关心的是个人利益,罚了,就关系到个人利益,可真触及灵魂了。当然还有奖,奖罚分明,相辅相成,就造成一种正气上升的气氛,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在《人民日报》报道发表以后的几个月,王泽普虽然受到更多的非议。由于传说纷纭,去年年底厂里又出现纪律松弛的苗头,王泽普坚持使用厂长的权力,公开批评了一位有失职行为的副厂长。今年,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效益再有一个显著提高。
书记与厂长——
王泽普说,他是在探索。他探索的总题目是:如何当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厂长。第一个问题便是:处理好企业中的党政关系。
目前我国国营企业的领导制度是“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厂长行政指挥”。在这方面,《邓小平文选》中有许多论述。例如:我们的企业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或经理负责制,要建立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工会要教育全体会员维护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领导,维护生产指挥系统的高度权威。比如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只管大的政治问题、原则问题,厂里的生产、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就应该由厂长负责统一指挥,不能事无大小都由党委包起来。……上下都要讲究工作效率。这样做,难免有时要犯一点错误,但这种错误比那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拖拖沓沓、长期解决不了问题的错误好得多,也容易纠正。
这些论述,王泽普说是他进行探索的依据,也是解决探索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依据。
王泽普认为,现在有一种误解,以为企业中的党政关系就是党委书记和厂长的关系,党的领导就是书记领导厂长。因此,厂长和书记有一点矛盾就是闹党政矛盾,甚至被说成厂长“脱离党委领导”、“闹独立性”。
他的看法是:应该把厂长与党委的关系同厂长与书记的关系区分开来。厂长所接受的是党委的集体领导。书记与厂长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党委会上是班长与成员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是党、政两个系统的各自的“首长”。他在党委会上,充分利用他这一票的权力,他的意见被否决了,只要多数通过,他是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样,在党委讨论行政工作中,只要多数人通过了,尽管有少数人不同意,甚至书记不同意,他也按决定去办。
他在探索中有这样的体会:处理好企业中的党政关系,一是要书记放手(不包揽行政事务),二是要厂长大胆承担责任。只有书记放手,厂长才能大胆干;厂长大胆干了,书记也就放手了。王泽普的做法是:行政上的事,他主动承担,而且要干好;小事情不拿到党委会上讨论,不搞无谓争论;不需要党委讨论的某些生产上、行政工作方面的大事,也和书记沟通思想,求得支持。
由于是探索,难免有缺点,有不完善之处。而且各方面的思想认识还不那么统一,对《邓小平文选》中的有关论述,理解也不那么一致。因此,对于王泽普在这些方面的做法,也就各有看法。
(原载《世界经济导报》本报转载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