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男女老幼全体参加保田保家 太岳各线游击战大发展 涌现大批智勇双全的人民军事家 创造雷枪结合马蜂战等四种战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4-26
第1版()
专栏:

  男女老幼全体参加保田保家
太岳各线游击战大发展
涌现大批智勇双全的人民军事家
创造雷枪结合马蜂战等四种战术
【新华社晋冀鲁豫二十三日电】太岳同蒲沿线与黄河沿岸的民兵游击战争,近来又有新的发展,民兵歼敌数量日增,每月平均在两千左右。具体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游击战已真正成为保田保家的群众战争。各地在反“倒算”的基础上展开了游击战争,又在游击战的掩护下展开土地改革运动。并在土地改革新的基础上,全体群众以全力支援民兵,青壮年在前面打仗,老人、妇女打石雷、侦察、放哨、以至给作战的民兵呐喊助威。洪洞伊壁村一个青年在房上打仗,他父亲在院子里面叫:“顶住敌人,顶不住你就不是我的儿,就是软胎子货!”济源的第二个“杜八联”沁市村在×老太太领导下,组织了包括十几个老汉、老婆的情报站,从而使民兵消息灵通,奇袭获胜,赶跑了附近南官庄、高村的敌人,打开了格子网内的局面。三月十八日,开喜横榆民兵被敌包围,该村群众有的拿木棍、扁担,有的拿斧头,四面八方打去,像赶狼一样,一片喧嚷之声,吓跑顽匪,救出民兵。第二、由绝对分散作战开展到分散与集中的结合。抗日战争中,分散的麻雀战,发展成为必要的集中作战,由时时不离本村发展为必要的远征作战,由联村联防发展成为联区联防,联县联防。在战术上,一般是以分散对付集中,以集中对付分散。在格子网内,则采用“多头分散,统一指挥”。分散与集中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配合主力作战时,则一定程度的集中。如四月五日我军攻打翼城及太山庙时,翼城民兵即集中了一千余人,分成十多个集团,捕捉逃窜的敌人,抓住敌保五团正副团长等九十一名。第三、由猛冲硬打,发展为勇敢与智谋结合;民兵发挥了高度的创造性。出现了许多智勇双全的人民的军事指挥家。创造了以下四种战术:(一)雷枪结合,地雷早已成为敌人谈虎色变的“老虎”,雷与枪结合起来更是“如虎生翼”。平遥民兵在只凭猛冲,轻视地雷的时候,敌我伤亡的比例是三比一,后来应由雷枪结合,展开爆炸,敌我伤亡的比例马上变为六或五比一。在地雷的运用上,亦由黑夜的地面雷发展为空中雷、水中雷,由个别埋雷发展为联区雷,由雷枪封锁发展为飞行爆炸,雷枪进攻。(二)马蜂战,即一处枪响,四面增援,这是经过土地改革,在“天下农民是一家”的认识下产生的。二月六日,术隆中梁民兵与敌接触,枪声一响,二区各村及一区、西梁、小郭等村民兵闻警赶到,展开马蜂战,一时枪声四起,敌慌忙逃窜。(三)“黑虎掏心”战;即绕过敌人前哨据点,奔袭敌人心脏,捕捉首要及奸霸分子,灵石民兵绕过敌重重封锁线,直捣城周据点,活捉敌“奋斗团”团长吴道龙;济源杜八联民兵偷渡黄河,奔袭河南岸西滩据点,俘敌十三人,并在黄河滩中烧毁敌飞机两架。掏心战以小的代价消灭敌人,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重大的威胁。(四)拦路捕捉战,或要路设伏或以伪装杀伤捕捉来往的敌伪,高达战斗队,埋伏到路边,打死敌人一个团长,新绛民兵侯文清,伪装敌人,在洪洞东镇道上,五次俘敌十二名。由于这种拦路捕捉,常常使同蒲沿线的敌人不敢走铁路,而绕道汾河以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