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竞争才能出效益 “国营”何必怕“集体” 广州推广工程招标投标有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6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就是解决两个“大锅饭”问题,即通过利改税,解决企业不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通过企业内部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解决职工不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利改税虽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在一些单位初步得到了解决。在这样的单位里,改革的重点,是解决第二个“大锅饭”问题。切实建立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并对工资制度、人事制度进行适当改革,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做,将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素质、提高效益。
竞争才能出效益 “国营”何必怕“集体”
广州推广工程招标投标有成绩
本报讯 广州市学习、推广深圳特区工程招标投标的经验,不到半年,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有三十多项工程招标、投标,中标的有二十二项。这些工程,大多数是框架结构,最高的八层,实行包工包料的方式。中标总造价为七百六十多万元。
中标工程的单位反映,招标投标收到了许多明显的好处:
一、工期缩短 合同工期普遍比现行工期定额缩短20%。
二、造价降低 22项中标工程中,有合理底标(预算)造价的18项,底标造价共687万多元,中标造价共671万多元,中标造价比底标(预算)造价降低2.4%,比没有实行投标的工程结算(一般结算都超过原预算,还要工期奖、赶工费等)低得更多。
三、结算手续简化 中标造价即是包干造价,各方都能“心中有数”,竣工即可结算,简化了手续,减少扯皮。
四、促进了对基建管理的改革 中标工程的各有关单位(包括甲乙双方)都能重视基建程序、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加强了各项管理工作。
五、“关系学”受到限制 近年来,一些施工单位往往是通过“关系”,甚至“送礼”等办法来承包施工任务。投标则是按经济指标和企业信誉为依据选择的,经过主管单位、建行等有关单位审定,有效地限制了“关系学”。
也有一些人认为,采取工程招标投标的办法,国营企业竞争不过集体企业,很难中标,这是值得国营企业认真对待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