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切实解决妨碍知识分子入党的几个认识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6
第3版()
专栏:清除“左”的影响 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河南师大联系实际纠正“左”的偏见
切实解决妨碍知识分子入党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批优秀的高中级知识分子被吸收入党
编者按:各种各样的“左”的偏见,是当前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思想障碍。克服这些思想障碍,需要做艰苦的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河南师大联系本校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经验可供各地参考。如果仅仅口头上承认“左”的偏见而不列出其在本单位的具体表现,并且逐一解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还是一句空话。
新华社郑州4月14日电 (通讯员王永忠、记者赵平安)河南师范大学党委认真纠正“左”的错误认识,积极进行工作,已先后吸收了三十多位高、中级知识分子入党,在全校引起热烈反响。
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整党试点单位,在吸收高中级知识分子入党的工作中,校党委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较好地解决了如下几个认识问题:
一、怎么认识知识分子政治觉悟的高低。政教系教授周守正,长期工作表现很好,多次要求入党。现在他年已七旬,还拖着病弱的身体为研究生上课,成绩突出。积极要求入党的历史系教授胡思庸,教学认真负责,还带病坚持给学生上课。近几年来,他还写了几十万字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对这些要求入党的教学科研骨干,党内有不少同志以前却认为他们业务好,政治觉悟未必高。在今天,究竟如何衡量教师们的政治觉悟高低?校党委组织干部和党员经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当前搞四个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有些教师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正是政治觉悟高的具体表现。党内思想统一后,去年这两位教授都被吸收入党。
二、怎么看待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性格特点。函授部讲师范廉卿,工作勤恳,但是不苟言笑,喜欢独处。有些党员认为他“清高”、“孤傲”;历史系教授朱绍侯,对一些他认为不正确的观点,敢于提不同意见,有些党员就认为他“骄傲”、“看不起人”;中文系副教授赵明,性格直爽,对上级、对领导,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些党员就认为他“不尊重领导”、“对党感情不深”。以上三位同志在政治上和工作上都表现较好,就是因为有些人有上述认识,很长时间没能解决入党问题。校党委帮助总支、支部和一些党员全面地分析了这些同志的情况,认为他们有些特点,不仅不是缺点,而且还是优点;有的虽属缺点也不是本质和主流,属教育提高的问题。经过党内统一思想,这三位同志也先后被吸收入党。
三、怎么对待中、老年知识分子的个人历史、家庭出身、社会关系问题。历史系一位教授,三十年代加入过国民党,大学毕业后在国民党的文化机关工作过。经组织审查属一般历史问题。化学系有一位中年副教授,他父亲在国民党军队里当过兵;没见过面的岳父是国民党的师长。对他俩在政治上、工作上的表现,党员们都公认是好的,但对他们的个人历史、社会关系上的问题,看法不一致。有的说“这样的人还能入党?”有的认为还需要“长期考验”。河南师大党委认为,全国解放三十多年了,绝大多数中、老年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觉悟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应该按照党的关于家庭出身看本人、社会关系看影响,历史问题着重看现实表现的原则办事,只要他们具备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就应该及时地吸收他们入党。通过做工作,以上两位同志都入了党。
四、“文革”中参加过群众组织的一般成员能不能入党。中文系一位副教授和一位讲师在“文革”中分别参加过河南的群众组织。对吸收他们入党,有些党员不同意。校党委认为,这不是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批人的问题,不能简单从事,而应对具体人的情况作具体分析,以党的政策来统一党内的思想。这两位同志在“文革”中没有违法乱纪行为,而且对在“文革”中的情况已向党组织作了如实交代和检查,提高了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表现很好。学校党委明确指出,对这样的同志要历史地、本质地、发展地看,即使“文革”中犯有一般性错误的同志,本人已经作了深刻检查,行动上又认真地进行了改正,就不应该抓住不放,具备党员条件的,也可以发展入党。
河南师大边整边改,积极吸收知识分子入党,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人高兴地说:党的大门真的向我们敞开了!一位教授接到党委批准他入党的通知时,热泪盈眶地赋诗一首:“终生有此愿,今日得实现。老骥应奋蹄,征战不歇鞍!”目前,全校有近千名教师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自觉地组织了近百个党章学习小组,积极争取加入党的组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