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欧亚一些知名人士和专家著书谈信息革命 第三世界采用新技术可不走西方工业化老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6
第6版()
专栏:

欧亚一些知名人士和专家著书谈信息革命
第三世界采用新技术可不走西方工业化老路
本报讯 由欧洲、日本和海湾国家知名人士、经济问题专家组成的“巴黎小组”,最近出版《世界面临挑战》一书,认为在信息时代应改善南北关系,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新技术革命。
这本书说,西方发达国家只顾自己的繁荣,不惜长期让第三世界提供廉价能源和原料,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况下,造成了今天的贫富悬殊。但是,西方国家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发达国家的市场已经饱和”,它们“之间的贸易已不能继续维持它们自身的发展”,七十年代以来的危机说明,“我们各国经济的振兴不能脱离最贫穷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需求的增长”。
作者认为,南北关系“迫切需要得到根本性的调整”。怎样让第三世界发展起来达到与发达国家相适应的水平呢?按目前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正大谈其“信息社会”的时代,“如果第三世界的经济增长率每年保持在5%,而发达国家的年增长率保持2.5%的话,那么还需要一百五十年,第三世界人民的收入才能赶上工业国人民的水平”。因此,不能象以前那样把第三世界作为废旧物资处理场所,“决不应向这些国家搬去过时的机器,或送去实现传统的工业化所需的那种由混凝土和钢铁制成的设备”。这样只会使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作者认为,“信息社会”是一次真正的复兴机会,对第三世界也是如此。第三世界国家要实现西方国家过去那样的“工业化”,是行不通的。不发达国家也应利用各种新型的信息手段,大批地培养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目前第三世界尚存在无数文盲的情况下,信息化教育可迅速提高人们的文化科学水平,使之适应发展的需要。
作者呼吁发达国家必须帮助第三世界能掌握适应于经济和工艺技术新条件的现代化的基础设备网,使它们利用这个设备网开发本国资源,并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以前人们需要的是铁路网、公路网和水渠网,现在需要的则是根据最现代化的工艺技术建设的电讯网、情报网、信息网、教育网和培训网。
作者说,希望实现发展的各国人民有不经历过渡阶段就拥有这些现代化设备的绝对权利。“为什么一定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民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漫长的过程,从已经结束的那个时代的基础教育开始做起呢?应该让这三大洲的人民,象别的国家的人民一样,自由地、完整地在自己的国家里利用电信、微处理机,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于一个新的实现创造的过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