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首都的窗口——地志性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7
第8版()
专栏:首都文化风貌笔谈

首都的窗口——地志性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赵其昌
北京的历史悠久,把首都建成具有独特风貌的城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应占一定比例。建立首都地志性的综合博物馆和各种类型的纪念馆,更是必要。博物馆、纪念馆都以实物陈列见长,给人以形象教育,印象深刻,收效大。目前北京已有一些大馆,多属全国性或专业性质,地志性的少。地志性,也可说是乡土性,中心内容是表现北京地区的自然面貌、历史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古往今来的人民生活习俗也包括在内。纪念馆的内容更丰富,包括与北京关系密切的人物、事件等等。地志性的馆,也是首都的窗口,不仅可以展现首都的独特风貌,帮助人们认识首都,热爱首都,更可以促进首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客观上,首都也具备着优越条件。以综合馆为例,北京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又有不少改造自然、开发自然资源的典型事例,内容多,也有潜力。千百年来,几代建都,古迹文物多,而且续有出土,作为历史文化内容,是取之不尽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七七抗战”,都是北京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可歌可颂的事迹就更多了。历史上各族人民荟萃之地,生活习俗互相影响,取长补短,“民俗”内容,就是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如何系统地组织这些内容,是专业部门的任务,把它放在首都的文化建设之中,结合特点,因地制宜,安排个适当地点,形成以博物馆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区,就要在规划中考虑了。当然,纪念馆内容不同,各随其宜,势必要分散。
南城的琉璃厂,是旧日的书市,现在建成文化街,保持特点,很受欢迎。北城的成贤街,有北京最古老的国立大学——国子监,孔子庙中古柏参天,中外驰名,两处古建筑始建于六百多年前,至今完整,实际上这又是一条古老的文化街。街道整齐,还点缀着牌楼,很有特点。最近文物主管部门把这条街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看来是颇具深意的。如果与文物保护工作结合起来考虑,在街北的二环路侧,兴建地志性的博物馆,组织具有首都特点的陈列;古老的成贤街,再设置一些具有北京特色的工艺、美术、民俗店铺,二者联为一起,成为首都的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文化区。论地点与南城的文化街,一北一南,遥遥相对;论性质,各有特点,这样岂不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