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一束鲜艳的报春花——记海峡两岸一对少女的通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8
第4版()
专栏:

一束鲜艳的报春花
——记海峡两岸一对少女的通信
民族认同的浪潮,正在冲击着台湾海峡的人为藩篱。我们叙述的这个故事,就是从这股时代潮流中撷取的一朵浪花。
那是去年春天的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空中之友”节目主持人徐曼同志,收到了一封台湾听众的来信,写信人是一位少女,称徐曼为“姐姐”,向姐姐倾诉了自己在学业上的苦闷,还希望姐姐能告诉她一点有关大陆青年的就学情况。
台湾小妹对大陆同胞的真诚爱心和渴望认同的强烈愿望,深深感动了台播部的同志,他们对这位台湾小妹同样怀着骨肉之情。徐曼在广播中亲切地呼唤着台湾小妹,向她介绍了大陆的教育情况,还深情地唱起了自己学生时代喜爱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节目播出不久,台湾小妹又写来了第二封信。信中写道:“徐姐,我很高兴地能这样称呼您。自从上回在节目中得知您的回答后,就一直想再写信给您。您在节目中提到,在大陆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本身的实力够,就可以上大学。但是我们的教官却告诉我们,说在大陆除了高干的子女,普通人是很难上大学的。教官还说:在大陆不管是什么考试,只要在卷子上写上‘毛泽东万岁’,批卷老师就一定要给你满分,这是真的吗?我只觉得好笑,怀疑成分远超过相信。”
台湾小妹在信中还倾诉了台湾年轻一代想了解大陆真实情况的愿望,她说:“徐姐,或许您不晓得您的听众朋友中,有很多是中学生和大学生,至少在我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台湾,我们所能接触的都是对于大陆不利的报道。前些时候您在节目中提到了武汉和南京的长江大桥,我和同学们都无法想象大陆还真有那些我们一辈子也无法见到的大桥……”
徐曼在广播中,又一次答复了小妹提出的问题,并对她小小年纪,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钦佩和赞扬。
节目播出后,徐曼又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北京小妹的来信。北京小妹在信中说,她在收音机短波频率中,听到了徐曼给台湾小妹的复信,她们之间亲如姐妹的真挚感情,使她感动得热泪盈眶,禁不住也提起笔向台湾小妹抒发胸臆。她希望徐曼姐姐能在广播中传达她对台湾小妹的问候。
北京小妹的来信,使台播部的同志又惊又喜,于是来到这位姑娘的家中采访。她叫李海澜,是一位普通干部的女儿,今年21岁,文静、秀气的脸上还带着几分少女的羞怯。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知道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向往有一天能踏上这块美丽的土地。作为一个大陆青年,她也渴望了解台湾青年,同时她对台湾小妹信中提到的“教官”的那些话,觉得荒唐可笑。她在给台湾小妹的信中写道:“我周围的同学许多人升入大学了,他们之中并没有一个父母是高级官员。……象你们教官讲的那样,只要写‘毛泽东万岁’就可以通过一切考试,那太荒唐了。这几个字一年级小学生也会写,难道他们也可以通过研究生或博士考试吗!”
这位北京小妹曾参加过大学入学考试,因成绩不够未被录取。但是,她没有放松学习,现在一面参加工作,一面学习文化知识,她特别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因此,她还为台湾小妹作了两首古体诗。徐曼同志在广播中播送了北京小妹给台湾小妹的信,并用录音访问形式报道了北京小妹的生活情况。半个月后,徐曼在电话里听到了北京小妹兴奋的声音:她收到了台湾小妹的来信!
原来,天天收听“空中之友”节目的台湾小妹,在广播中得悉北京小妹给她的信,“空谷足音,跫然心喜”,她兴奋得当即提笔复信。这封信在海外辗转了半月,终于平安到达了北京小妹手中。信中写道:“李姐,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一封信,会引起如此大的共鸣,正如您的感觉一样,我也很热切、很盼望能见上您一面。也许在短时间内中国仍不能统一,但终有一天,我会到北京去看您的。但愿那时候,我们都仍然是正值年少的国家青年。”
北京小妹看到这封辗转万里的信笺时,眼睛被泪水模糊了。她把台湾小妹的来信和照片珍藏起来,等待着与台湾小妹相聚的那一天……
三猛 文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