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铺设“通天路”的人们——记参加研制发射我国第一颗同步卫星的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19
第3版()
专栏:

铺设“通天路”的人们
——记参加研制发射我国第一颗同步卫星的英雄
本报记者 何黄彪
1984年4月16日18时27分,从三万六千公里的赤道上空,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4月8日发射的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已经在东经一百二十五度定点了!
这说明: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制的运载火箭,出现了新的技术飞跃!
这显示:我国起步较晚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披荆斩棘的坚定开拓者
这次通信卫星的发射,是我国继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之后,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要求最高的一次重要的航天试验。为了它的成功,有多少人长年累月地进行战斗,默默地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到这项艰巨豪迈的事业上,满头青丝染成了白发!
在卫星发射场的地下控制室里,一位身材瘦削,戴着深度近视镜的发射测试站高级工程师张副站长,正在睁大炯炯的双眼,紧张地搜索着屏幕上的显示信号,捕捉火箭飞行的目标。此时,他望着显示屏上那运载火箭正常运行的轨迹,心里简直象吃蜜一样。十多年来,他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战友们一道,披荆斩棘,突破了多少艰难险阻,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1964年,他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就朝气蓬勃地奔赴到祖国大西北的沙漠深处,迎风沙,斗酷暑,战严寒,多次参加和指挥了运载火箭和卫星的测试发射工作,荣立过二、三等功。七十年代初,在我国决定开创这个新的发射基地的时候,他二话不说,满怀豪情,来到了这个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深山之中,与同志们一道,宿帐篷,住茅屋,喝山泉,完成了这个基地的总体设计,并且在这荆棘丛生、岩石遍地的荒山野岭上,建起了第一流的新型发射基地,为这次发射卫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紧接着,为了使这支新的发射大军迅速掌握先进复杂的发射技术,他十多年如一日,象春蚕吐丝,毫无保留地把科学技术知识奉献出来。他先后编写了卫星、运载火箭、地面三大部分的讲义,举办了一百四十八期技术培训班,几乎每期都得亲自讲授。他还经常风尘仆仆地跑到全国有关的几十家工厂和研究所,对外训人员进行考核,向他们提出了要求。“工夫不负苦心人”,在他的辛勤培养下,一代新人成长起来,在这次发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要奋斗,就要付出牺牲!”这是老张这位模范共产党员的一句箴言!在那长期的过度疲劳中,他,腿上得了严重的静脉炎,一根根发紫的血管,就象一条条蚯蚓似的隆肿起来,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医生不知警告他多少次:“老张啊,此病五年不治,腿就会烂掉!”可他呢,总是不放在心上。有时,好不容易抓了几副中药,他也顾不上煎熬,只是用开水泡泡就喝了!他一直两地分居,有一年,爱人带着孩子好不容易从迢迢千里之外来基地探亲,可是,他白天深入厂房、实验室,同技术人员研究问题,解决难题,晚上又查资料,编写讲义,很少有时间呆在家里。同志们过意不去,劝说:“老张啊,千里迢迢,探亲不易,你总得抽点时间陪陪他们母子啊?”可老张总是笑笑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可是,时间是个‘常数’,等卫星发射成功了,我一定好好陪他们玩玩去……”
富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决策
运载卫星的火箭,穿云破雾,继续向着高空飞行。此时,一位头发斑白、精神矍铄的火箭专家,正坐在指挥中心控制室的醒目位置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上那两条绿色的曲线。他,作为这次发射通信卫星的技术总指挥,又是这次采用新型火箭发动机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怎能不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呢?多年前,正当国际上都在采用常规火箭发射卫星时,他就把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到新型的火箭技术上,并积极组织航天部有关科技人员,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来,当国家作出决定,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射我国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时,他又力主研制采用这种新型火箭把卫星送上天空。当时,有不少同志担心:“研制这种新型火箭技术难度大,万一不成怎么办?”有的同志为了稳妥,则主张继续采用常规火箭发动机。这位老科学家经过周密的调查和仔细的分析,认为我国是具备研制新型火箭发动机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他耐心鼓励大家:“搞新东西固然困难很多,难度很大,甚至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但是,为了我国火箭技术有个新的飞跃,应该大胆探索,勇于攀登啊!”
这位老科学家富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决策,得到了国家的批准。于是,航天部一大批科技人员,龙腾虎跃,开始了这一尖端技术的攻关。他们在这个茫茫的科学大海里,战险风,驱恶浪,在困难中坚守信念,在绝境中辟开新路……有时,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曾动用各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攻关,进行了无数个方案的探索,经历了上百成千次的科学试验,才找到了科学的“金钥匙”,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奥秘;有时,为了探求一种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他们忘我地进行研究。某仪表厂有位技术员,身患肺结核、气喘、肾炎等多种疾病,每天在缺氧中过日子。可为了解决火箭上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他日夜兼程,奔赴试验地,一头钻到艰苦的实验之中。偏偏就在这时,孩子在家烫伤,爱人患重病住院,他本人又患了支气管扩张。可是,他毫不退缩,坚持战斗。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攻关,终于解决了复杂的技术难题,保证了新型火箭稳稳当当地飞向蓝天。 (待续)(附图片)
载着试验通信卫星的大型运载火箭竖立在发射塔架上。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