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认真研究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23
第7版()
专栏:

认真研究生活
胡采
参加了《文艺报》、《人民文学》最近在河北涿县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很受启发。这次会议,对于如何更准确、更深刻地反映当前的农村生活,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们陕西省,有不少写农村题材的同志经常生活在农村。在农村新生活的感染和鼓舞下,有不少同志写出了具有时代气息和泥土气息的好作品。但是,也有些同志对当前农村新形势,对呈现在自己眼前的那种五光十色的农村新局面带来的复杂情况,感到眼花缭乱,心里不很踏实。其中包括对农村商品经济生产的活跃,以及有的人为了赚钱和营利的弃农经商等等现象不够理解,思想上存在某种困惑之感。正是这种困惑感,形成了作家的主观世界同客观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影响了作家对生活的理解的深度和他创作的深度。
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
在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里程中,我们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工作中也有不少失误。十年内乱,林彪、江青一伙的破坏,以及“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危害,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我们党在新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就是从自己面临的这样的客观实际出发,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来制定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的。这一方针政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仅仅为了解决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温饱,而是为了具体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向着更高级、更美好的未来发展。目前我们所经历的阶段,只是社会主义发展长河中的一个不能绕过去的并具有广泛奠基意义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大家看得很清楚,我们党为这个特定历史阶段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是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的真诚的和热烈的欢迎的。他们正在这一方针政策鼓舞下,进行着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正在开拓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生活。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和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实际上正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生活在前进,时代在前进。承认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实实在在的历史,这对于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而对它采取怀疑的不信任的态度,则是不对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应当遵循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和人民一道,同命运,共呼吸,积极参加现实的生活斗争,用我们的作品,来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现实生活;通过我们的生活斗争实践,也通过我们的作品,一起来推动新时代的历史车轮前进。
当然,现实生活是很复杂的。在五光十色的万千气象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有多种多样的矛盾冲突;在奔腾向前的河流中,有泡沫和浮渣,也有生活的真正激流,而泡沫和浮渣,也终于掩盖不了、阻挡不了真正生活激流的前进。在现实生活中,纯而又纯的事物,事实上是很少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来说,这种情况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我们支持遵纪守法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体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倡和鼓励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领航的四化建设的创业者和带头人。马列主义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看它的主流。不看事物主流的观察问题的方法,既不符合客观事物和客观生活的实际,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我们的生活在前进,我们的党和我们的人民在推动着当代的历史前进。要问什么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主流?这就是主流。了解观察支流也是必要的,但归根结底,支流是在主流影响和带动下而起变化的。观察、分析、研究生活支流的意义,是在于如何促使它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主流的影响和带动下,不断地朝积极方面变化和发展。
我们的人民,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主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既有其复杂性的一面,也有他作为时代的主人,推动历史前进的一面,而这后一方面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方针政策指引下,我们久经锻炼、考验和磨难的人民,在新的时代里,正在创造着新的伟大的业绩。我们要向我们的人民学习,和他们同甘共苦,同心协力,一起为创造这样的业绩而斗争。我们要用我们的笔,为我们新时代的人民树碑立传,为社会主义的新人树碑立传。社会主义新人在哪里?就在社会主义现实生活里,就在你生活的周围,就在进行着创造性劳动的人民的行列之中。这需要我们的作家艺术家,用新的思想和新的眼光,用同新人血肉相连的感情到沸腾的现实生活里去发现,去寻找。愿我们共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