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谢老和书——纪念谢觉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23
第8版()
专栏:大地

谢老和书
——纪念谢觉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王定国
谢觉哉同志一生勤奋好学,喜欢书,是个手不释卷的人。工作再忙也要挤出点时间读书。不论外出视察或有病疗养,总把书带在身边。可以说,书是谢老一生中最好的伴侣。他离不开书,没有书的日子是很难过的。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风云变幻、生死莫测,忽然得到一本喜爱的书,高兴得眉开眼笑,如获至宝。有时,在战乱或者浩劫中失去了书,他会难过得夜不能寐。我们家很少添置什么高级用品,只有书柜添得多。他经常叮嘱我: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不必多买。他自己也是如此,一生只穿过两双皮鞋,第一双是1937年赴兰州就任中共中央代表时,因为做统战工作需要而买下的;第二双是建国以后买的。但对于书,他却从不嫌多,买了百卷、千卷、万卷,似乎再多也容得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史学法律、农业医学、文学艺术等书籍都喜欢、都浏览。他说:社会在前进,事业在发展,需要我们懂得更多的知识,书上的知识是前人实践的总结,可以借鉴,掌握得越多越好。
建国之初,谢老任内务部长,要管的事情很广,手边缺少史料,工具书也不多,很不方便,他托人到旧书店买书,自己也抽空去琉璃厂买。每年,他有三四个月到全国各地视察,每到一处,办完公事,宁肯不去参观游览,也要挤出点时间去书店看看。因为新书好买,旧书则不好找,有些已是绝本,所以他走到那找到那。发现一套有用的书,如同见到久别的老朋友,有说不出的喜悦。记得有一套书,要一百五十块钱。当时没有这么多钱,他向公家借也要买。我不理解,说:“你买这么多古书干嘛,上面连个标点也没有,孩子也看不懂。”谢老笑了,说:“你以为我是给孩子留的?这些书,孩子是不会看的,我工作要用。将来会有人要看的。”不久,上海出版了一本他的集子,寄来稿费,他立即将钱还回给公家。他的稿费除了交党费外,几乎全部都用来买了书。
谢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当知道孩子攒钱买书时,他赞许说:你们做得对,长大要做一个生活简朴、知识丰富的人。1961年,社会上对红专问题看法不一,谢老给上大学的孩子写信说:“你们大学生,主要是学专业,只有专深,才能红透,不专,只能是粉红色干部,纵不至于‘败事有余’,也很难免‘成事不足’。”叮嘱子女一定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这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没有本领,想为人民服务也不一定服务得好。这不仅对子女,对我教育也很大。记得我们在兰州办事处的时候,有一次,他叫我拿《西北日报》,我不识字,拿了一张《甘肃日报》给他。他看了看报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定国,你要加紧学习呀,我教你。”他要求严格,要我每天起码认几个字,还亲自写核桃大的字让我照着写。我兼管伙食,不会记帐,他鼓励我说:“菜”字不会写,先写个“才”代替或划个圈圈,我给你填上。只要肯学,能坚持,一定能学会。就这样,慢慢我认得一些字了,他又耐心教我读书看报。他同我讲过这么一件事。他说:“‘马日事变’后,我秘密到了上海,党组织派我作为中央代表去沈阳接收地下省委。到了沈阳,地下省委被破坏了,没有找到他们,却意外地在日文商店里买到一本日文版的《列宁主义十二讲》,我不懂日文,又买了一本日汉字典,硬是对照字典把书攻下来了。这本书对我提高认识很有用。大革命时,我准备以身殉党的事业,但对马克思主义懂得少,失败了,不知道是怎样失败的。路没有走错,要革命,革命能成功,是肯定的,但怎么走,就很模糊。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政权,没有枪杆子!读书使人变得聪明一些。”他这种攻书精神,一直鼓励着我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多少年过去了,这一席话还留在我心中,使我理解了,他为什么那么爱书。
谢老读书是为了用,为了掌握知识去创造新的生活。红军到达陕北后,他了解食盐问题在人民群众生活中作用很大,如果把食盐产销问题解决好,对改善边区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都有帮助。为此,他不知疲倦地翻阅了明清两代以来的有关食盐产销的历史资料,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写出报告,从而有助于陕北食盐产销问题的解决。到了延安,他担任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公务十分繁忙,但他还是挤出时间到边区政府图书馆看书。那里书不多,有时他就向毛主席处借。有一次,毛主席回信说:“《明季南北略》及其他明代杂史我处均无,范文澜同志处或可找得,你可去问讯看。《容斋随笔》换一函送上。其他笔记性小说我处还有,如需要,可寄送。”进城后,他终于买到了《明季南略》和《明季北略》,他挤时间读,兴味很浓,真有点废寝忘食的样子。钱老(来苏)把许多自己心爱的书送给谢老。谢老异常珍惜,到晚年都常常说起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董老(必武)也是十分爱书的。董老一来,就要看看谢老买了什么书,有时候,他买到一部好书,也告诉谢老。两老在一起寻绎旧籍、谈古论今,有时为了研究某个问题,共同翻阅史料,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十年动乱期间,焚书高潮已经过去一些日子,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董老夫人何莲芝同志的电话。她说:董老得知北京有个地方将抄家没收的书拍卖,问谢老去不去?谢老身体本来不大好,听说这事似乎病情突然好转,高兴地回答:“去,去!”他同董老两次驱车到那里,买了很多书回来。他们是在抢救文化遗产啊!两老乐呵呵的,笑得开心。我听过他们这熟悉的笑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他们笑过;抗日胜利,他们笑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们笑过;党成立四十周年,四十而不惑,他们笑过,笑得一样欢乐。大概长征、抗日、建国和爱书,有共同的深长意义吧!但是我听了感到有点难过,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和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此时此刻,不得不用这种方式,在自己的国土上抢救文化遗产!在那年月,我们家同许多家庭一样,损失了不少书,那是谢老自己一卷一卷买来的,一卷一卷看过的呵!
今年4月27日,是谢老百岁诞辰。我和孩子们决定将谢老两万多卷线装书献给国家。这些藏书大部分是清代刻本,有少量是明代刻本,这些书经原内务部参事刘子谷同志帮助整理,是完好的。象谢老生前讲的:有人要看的!我想,将谢老一生最心爱的书献给国家,为四化出点力,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对谢老最好的怀念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