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抓进篮子的不都是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23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抓进篮子的不都是菜
戴玉庆
明代的文嘉做过一首《明日歌》,也做了一首《今日歌》。他鼓励人们
“努力请从今日始”。
抓紧今日固然重要,但是从今日始应该学些什么呢?有人认为,只要学就是了,至于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则不在考虑之内。这种“抓进篮子就是菜”的方法,是不足取的。
“伪科学”自不待言,即使是“真科学”,也应当有所选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七到十年就翻一番。相应而来,知识的陈旧速度越来越快。以我国为例: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四年后一半知识陈旧,十年后可能几乎大部陈旧。显然,“真科学”也有新旧之分。当然,知识的进化是一个渐变过程。新旧之间并不存在戛然裂开的“断层”。要创立新学科,学习新学科,没有“老”学问也是不行的。即使是造宇宙飞船,也需懂点鲁班时代的“规矩方圆”。只是要把学习新旧知识的比例调整适度,重点求新。
求“新”,“抓进篮子就是菜”太玄。抓准了,还好;抓不准,就可能把“过时”或近乎“过时”的东西当成新东西,主攻的不是“卫星”,倒可能是“木牛流马”。越下功夫,“无用功”越大,“有用功”越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歌》给人以启示:今天科学技术到了“明日”,有的会被淘汰,有的更有所发展、创新,一位大学讲师抱怨说:“家长们为什么都希望孩子学数学、物理专业呢?在发达国家,学这些专业的人职业都不好找。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学生物工程、激光……”。数学、物理不能说已经过时,更不能说没有用处。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计算机也学不成。到了
“明日”,科学、技术的结构会变。那时,独占鳌头的将是信息技术、生化科学、海洋工程等。
教育是属于明天的,自学亦如此。可惜,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特别是自学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过于“今日化”,甚至“昨日化”,许多专业和课程,大都几十年一贯制,属于“明日”的实在太少了。
记得一位未来学家讲过一个极富哲理的比喻:历史是一条河流,上游住着我们的祖先,中游住着我们,下游是我们的后代。祖先们靠渔猎为生,因此也要孩子们生就学会打鱼。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河中的鱼越来越少,长辈们却依然一味教儿孙们撒网、布钩。总有一天,鱼不存在了,而我们的后代除了捕鱼,其他又什么都不会。那时他们怎样生存啊!
但愿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不要站在“明日”的岸边,望洋兴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