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黍谷回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23
第8版()
专栏:首都文化风貌笔谈

黍谷回春
端木蕻良
黍谷回春,也和蓟门烟树一样,是京郊一景,但它很少受到人们注意,几乎湮没无闻了。
黍谷原属密云,古名“燕谷山”,也叫“寒谷山”,刘向在《别录》中说它“美而寒,不生五谷”。后来邹衍到这里住下,“吹律而暖气生”,水土丰美,收成大好,寒谷也从此才成为黍谷,又叫“回春谷”。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山上建造了“邹衍祠”。
邹衍是被列为“五行家”的代表人物。可惜他的著作多已失传。他是认为世界上有九大洲的第一人。
孔子说过,他自己有乘桴到海外去传“道”的想法,可见他相信海外有人、有土地。从这里,更可以证明邹衍从渔人和方士那里,得到海上知识是很可能的。
我国历代宫中都有以律管吹灰以占候的传统,可见邹衍吹律生阳的传说,绝非向壁虚造。
“文革”前,我曾两次路过黍谷,但没有时间去作实地勘察,当地群众告诉我,这山下的青草经冬不凋。这山虽然不大,却可挡住北风,古时山有风洞,很可能是被邹衍加以屏挡,同时种树引水,改变土质,使大地生春的。
我还听到一个有趣的传说:黍谷对面小山上,有一个天生的石臼,据说旧时遇到坏县官,老百姓就去捣那个石臼,县太爷便要头昏脑胀,弃官而逃。这个石臼,我那时还见过。
黍谷是古代燕地,又是五行家邹衍住过的地方。如果由国家保护起来,加以考察、研究,进行宣传介绍,不但可以增加一个旅游点,而且也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添了一个例证。在今天这真正大好的形势下,黍谷是永远回春的时代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