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应该有一部《首都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4-27
第8版()
专栏:首都文化风貌笔谈

应该有一部《首都志》
黄裳
每次来北京,总希望在书店里发现几本介绍北京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新书。这种心情与一个旅游者想得到一本导游书那种简单愿望并不完全相同。
导游小册子确已出了不少,在每个风景点差不多都能得到。《北京名胜古迹》(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名园趣谈》这一类普及而比较详密的著作也已陆续出版,北京古籍出版社还系统地重印了一大批有关北京的旧史料,如《宛署杂记》、《帝京景物略》等,都是过去不易得到的东西;学术性的研究集刊如《圆明园》也印出了,这就给想更全面深入了解北京历史的读者提供了方便。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今天,在现有的基础上,编写一部材料更充实、学术水平更高并体现新观点的《首都志》,确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按照过去的习惯看法,编地方志似乎只是对过去或现状的纪录与总结,但我想这其实更应该是制订新的城市建设规划的基础。只有这工作做得踏实,才能保证下一步工作的顺利成功。也不是说得先编成了《首都志》才能动手搞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这两者原是可以同步进行的,而调查研究总要比实践先走一步。同时,一部理想的这样的著作,其作用还要大得多,它将成为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对外国朋友说,则是展现我国灿烂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殿堂的一把钥匙。
有关北京的旧史料是非常丰富的。不过无论是官修的志书,私家的笔记,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总的说来,普通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在过去是受到歧视与排斥的,因此从前人的著作中,只能得到并不完整的认识。例如,谈建筑则宫殿、园囿记载得详细,而居民的住宅就略而不论;谈饮食则宫庭宴饮,满汉全席,受到特别重视而普通人民的家常菜肴小吃几乎不见著录。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偏颇,也是亟待补充纠正的所在。文化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只反映一角,显然看不见全局。这种传统的观念是有很大的势力的。反映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保存得基本完好的故宫,却没有及时注意保留若干典型的民居,四合院与小胡同,若干年来人们对皇帝的居处生活还可能有个大致的概念,而对普通人民的生活环境反而不易捉摸了。今天在北京可以吃到的风味菜也只限于仿膳、丰泽园……的名菜,传统的民间小吃则很难吃到,既不见于著录,在市面上也大半销声匿迹。类似这样的情形,是不但在纸面上,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可以遇见。
若干年前曾经出版过一种《北平风俗类征》,这是五四以后社会研究工作开始注意平民生活的新思潮的产物,可惜这风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普通人民的生活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将来的《首都志》应该给以高度的重视,这正是使新时代著作区别于旧史料的地方。除了风俗之外,百工技艺,商业流通,游艺娱乐,饮食蔬果……都是几乎还不曾做过系统调查研究的领域。例如,天桥这样的地方,就可以为之写一本《小志》,其价值怕也不在《琉璃厂小志》之下。
取材的渠道,旧史料也有其天生的缺陷。许多知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注重实际考察的作者是不多的。更何况还有许多地下发掘的新成果是过去所不可能利用的。旧的志书中的艺文一门,所收的也只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文字诗篇,普通人民没有插手的资格,更何论革命者。封建文士的作品中也可以发现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而过去的著作家的视野也是狭窄的。他们没有对诗文集和笔记杂著给以应有的重视。例如,历代曾到北京来游宦过的作者的文集,加以检查,从中将发现大量北京地方史料,严加编选,几乎就是一部生动的社会生活编年史。
我们应该力图做到不数典忘祖,却不陷入骸骨迷恋,发思古之幽情,激发的则是建国壮;志不忘记过去,为的是珍惜未来。我们期待一部高水平的《首都志》的出现,为全国的地方志写作提供范本。
1984年3月27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