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光明的合奏——记北京市盲人业余艺术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05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光明的合奏
——记北京市盲人业余艺术团
本报记者 李 彤
舞台上,丝竹悦耳,歌声悠扬。可是,演员们都戴着墨镜,原来他们是盲人。
这些演员来自北京市民政工业公司所属的六家福利工厂,还有盲人学校的学生。1981年4月,共同的爱好和专长使他们聚集到了一起,他们壮着胆子打出了“艺术团”的旗号,开始登台演出。
在艺术追求的路上,他们要付出比健全人多得多的心血和汗水。学曲难,他们要请人把乐谱翻译成盲文,或者几个人配合着从广播、录音中记谱。演奏难,他们不可能视谱演奏,必须先把谱子背得很熟。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困难。没有团址,演员们往返奔波。没有房间,他们曾在某厂冰冷的浴室内坚持排练。有的演员来自远郊的延庆、房山,有时一次集中排演四五个月,家中留下了孩子和全盲的妻子。
他们顶着困难前进,因为他们热爱事业,热爱生活,有一颗燃烧着的心,追求光明的心。从录音机里,我听到了艺术团业务负责人李任伟作曲的《理想之歌》:“啊,理想,你在我眼前闪光!象拂晓喷出的晨曦,驱散了黑暗的忧伤;象天边瑰丽的彩霞,点燃了炽烈的向往。啊,理想,你给我追求的勇气,你给我奋发的力量!”
三年来,他们共演出了一百多场,观众超过十万人。他们曾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赢得了上万观众的掌声,曾在人民大会堂打动了老干部们的心。他们曾与许多闻名全国的歌舞演员同台演出,也感动了这些演员们。他们是北京市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又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表彰。
他们也曾多次为外宾演出。一个加拿大代表团的朋友们随着节拍鼓掌踏足,在四十分钟的演出中一直热情不衰。女团长亲吻了盲人演员,认为这场演出是此行中“最美的享受”。去年11月,晁福春、苏宝维、田山去日本参加了亚洲六国“伤残人携起手来”演奏会,带有浓厚民族风味的中国丝竹之声,受到了日本观众的热烈欢迎。
晁福春在工厂里是车间副主任,在艺术团里也是组织者。他说:“我们的演出所以能收到一些效果,不是因为技巧有多高。我们是在现身说法,就是要让观众从我们的演出,联想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旧社会盲人在街头卖唱,是怀着凄惨的感情,如果有人掉泪是出于同情。现在我们登上了大雅之堂,是怀着自豪的感情,如还有人掉泪,却是激动的泪,完全是另一种心情了。”
今年3月,一位中央负责同志看了他们的演出,赞扬说:虽然你们的眼睛看不见,但你们的心灵是美的,我要向你们学习。目前,老战士合唱团正准备与盲人艺术团联合举行义演。《新四军军歌》的作曲者何士德同志说:“盲人能够如此,我们有明亮眼睛的艺术工作者们,不是更该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