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力争税利和工业产值同步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07
第5版()
专栏:

力争税利和工业产值同步增长
马 洪
一个重要的任务
力争上缴国家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与更快增长,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同步增长,一般是指两者大致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很好。过去一年,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重点建设规模有所扩大,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达到的指标的主要部分,已经提前两年实现。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主要是经济效益特别是工业经济效益,还没有显著提高,税利的增长大大地落后于产值的增长。1983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82年同期增长9.3%,而实现的上缴利税却只比1982年同期增长6.3%,虽然与上年相比有很大进步,但是,上缴国家税利增长速度仍比产值增长速度低得多,而且每百元产值提供的利润和税金,比同期减少0.58元。与此同时,亏损面和亏损额仍然不小。1983年我们在扭亏增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国工业亏损额比上年减少34.6%,减亏14.8亿元,但还有28亿元。这是造成我国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建设资金短缺,影响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更新改造加速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时期(譬如一年)内,全部资金运用的结果,能够得到多少利润和税金,即资金利税率或资金赢利率(广义的资金利润率)的高低,是经济活动效益高低的综合反映。资金利税率不但能反映劳动消耗的效果(降低产品成本可以提高利税率),而且能反映资金占用的效果。讲求经济效益要表现为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保证一定的资金赢利水平,防止资金赢利水平不正常的下降。而实现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则是保证资金赢利水平的重要条件。只要税利和产值能同步增长或比产值增长更快一些,同时,资金产值率又不下降,资金利税率或资金赢利水平就不会下降,还有可能提高。这说明,力争税利同产值同步增长,是落实中央关于全力抓好扭亏增盈的需要,是实现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需要,因而也是在工交等战线贯彻执行党的十二大精神的重要任务。
力争上缴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与更快增长,在今天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有助于克服财政困难,迅速增加财政收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金需要。正因为这样,实现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其中的税利要特别重视上缴国家财政的税金和利润。
实现同步增长的依据
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工业生产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甚至税利增长速度超过产值增长速度是可以做到的。1983年以来,已有一些省、自治区工业部门实现了税利增长和产值同步增长,实现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的企业就更多。
有的同志认为,原来比较落后的企业、行业、地区潜力大,容易实现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而比较先进的企业、行业和地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先进,难以实现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这是没有充分根据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即使比较先进的企业、行业和地区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我们充分认清客观存在的潜力,采取适当措施,就能使这些潜力发挥出来,实现同步增长。
所谓上缴税利增长和产值增长同步,实质上是剩余产品增长和生产增长同步,即生产过程中C(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V(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M(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增长和M的增长同步。
影响税利同产值增长的因素很多,它们都综合表现在C、V和M即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部分的动态上面。因此,需要从C、V、M三个方面分析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的条件和动态。
先分析C。C是生产资料转移价值部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原料、材料、燃料、动力费用等。
我国当前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许多加工工业,规模过大,开工不足,不少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只达50—60%。如果我们能把设备利用率加以提高,同时,重视技术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降下来,我们就能在现有设备和能源、原料、材料消耗条件下,实现产值的增长,带来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因为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原料材料、燃料费用和其他固定费用将由于产量的增加而减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说过:“在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量不变或增加时,不变资本的相对费用(指单个商品的相对费用——引者)的每一次减少,都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66页)应当看到,现有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低,能源利用率低,能耗和原料、材料消耗高,并不只是局部地区存在的现象,就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表明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是很大的。
当前,许多企业占用流动资金过多,资金周转速度慢。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产值占有流动资金,1965年为25.5元,而1982年则达到29.7元;流动资金周转天数,1965年只有75天,而1982年则需111.6天。如果我们把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就能使税利的增长速度加快。因为,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意味着原材料得到更好的利用,产品销售状况改善,单位产品分摊的利息支出减少,管理费、仓库保管费等减少,这些都能使税利增加。
其次,分析V。V主要指工人的工资和奖金。
在原有生产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企业产值的增长,一般都是在劳动力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当前,只要工人能比较充分地利用劳动时间就可以增产,而不必同步增加劳动力或使用超额劳动。这样,工资支出的增长速度就能慢于产值的增长速度,即做到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支出分额减少,从而提高盈利水平,实现税利增长和产值增长同步,以至前者超过后者。
最后分析M。M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税利的直接来源。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这就决定着国营企业的剩余产品绝大部分要用税利形式(这是目前的情况,实行利改税后,主要是用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果企业实现的利润,很大部分都留在企业里,那就要影响国家集中必要的财力,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因此,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每项重大改革,都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都要注意创造条件,保证国家得大头,保证企业创造的剩余产品绝大部分上交国家。这样,只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就能做到企业上交的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甚至更快地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国营工商企业亏损面大,亏损金额高,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也比较低。因此,扭亏增盈的潜力很大,增加剩余产品M的潜力也很大。1982年,亏损企业在整个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中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抓好扭亏增盈工作,从各方面一年减少几十亿元亏损,相对地增加几十亿元财政收入,是完全可能的。这就能够保证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
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要使税利增长和产值增长同步甚至比产值增长更快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采取切实和有力的措施,解决妨碍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的种种实际困难和问题。
当务之急是提高企业的素质,包括提高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企业技术素质(这是发展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提高经营管理的素质,严格财经纪律,加强成本核算等。为此,需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整顿,同时抓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鉴于现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当前只要抓好企业整顿,改善经营管理,就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而从长远来看,则非抓技术进步不可。技术进步能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源泉。
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也要加强和改善管理,以便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比如,要把生产计划与经济效益计划统一起来抓,不能总是部里管产品,省里管利润,市里管产值,三者提出的指标相互矛盾,使企业无所适从。国家在对企业下达计划指标时,要同时下达给主管部和有关省、市、自治区,让大家都担负起生产计划安排和财务计划考核的责任。再如,疏通流通环节,一方面要求企业按需要生产,另一方面要经常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预测,疏通各种流通渠道,反对地区封锁,使所有社会需要而又价格合理的产品能够尽快地销售出去。
对于当前影响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的一些实际问题,也要很好地研究解决。
首先,要解决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问题。这几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不慢,但税利增长较慢,重要原因之一,是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例如,自行车是高税利产品,但这几年永久、凤凰、飞鸽等名牌产品(它们在本行业中税利水平最高)因厂房、设备、投资等的限制,产量增长不够快,而那些生产杂牌产品(它们在本行业中税利水平很低甚至亏损)的企业,却大量扩充生产能力,大幅度增产,结果自行车产量虽然上得很快,相应的产值也增长很快,而税利的绝对量虽有增长,但相对水平却下降了,使税利的增长慢于产值的增长。其它一些高税利产品如烟、酒、纺织品等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在对宏观经济指导上,要下决心制止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现象继续发展,否则还会使一些企业的税利水平下降,影响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的实现。同时,要对轻、重工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安排。目前我国轻工业的资金利税率比重工业高三倍(1981年数字)。保持轻、重工业的合理结构和适当比例,不让重工业象过去那样片面的增长而挤轻工业,也是实现整个工业部门税利和产值同步增长的重要条件。
其次,生产资料乱涨价,使企业难以招架,给扭亏增盈带来很多困难。据辽宁省对占全省利润80%的90户大企业的调查,1983年上半年实现利润20.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9.9%,其中由于某些原料、材料、燃料涨价等财政上承认的因素,共减少利润3.3亿元,占应实现利润的14%。1983年7月3日,国务院和中纪委向各地发出关于坚决制止乱涨生产资料价格的紧急通知后,情况已迅速好转。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对基建投资和消费基金不加适当控制,财政收支不能实现基本平衡,搞财政发行,那末,生产资料涨价是难以完全阻止的,即使一时阻止了,也不能长期保持。因为实行财政性发行必然带来通货膨胀,首先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再次,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对于企业生产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以及税利能否实现,关系很大。现在不少企业的产品,许多是几十年一贯制的老产品,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不少产品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据调查,天津市九个工业局的8,279种产品中,达到国际标准的只占3.1%;一机局系统的2,179种产品中,处于衰退期的约占40%。辽宁省在生产的1.69万个产品中,达到国际标准的只占1.6%;沈阳市对32个企业393个产品的分析,其中没有竞争力和滞销积压需要淘汰的产品约占47%。
现在,比较先进的企业,都设置了产品开发系统,一种产品还没有完全进入衰退期,接替它们的后一种产品则已进入生长期,使企业始终有成熟期的产品应市,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做到产品适销对路。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通过重视技术进步,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来解决。
此外,还要坚决制止各方面向企业乱摊派的歪风,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改革劳动制度,进一步克服吃“大锅饭”和捧“铁饭碗”的现象;等等。这些对于实现税利和产值的同步增长,也有重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