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宜宾邮电局改革发行八个月的实践表明 报刊零售承包四方满意 可惜有人患“红眼病”,导致改革昙花一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09
第1版()
专栏:

宜宾邮电局改革发行八个月的实践表明
报刊零售承包四方满意
可惜有人患“红眼病”,导致改革昙花一现
本报讯 在四川宜宾,邮电局的报刊零售搞得特别活跃,他们摆摊设点,沿街叫卖,还与很多省会局建立调拨关系,调剂余缺,同时开办了代售、寄售等业务。
零售员们的积极性为什么这么高?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了“大锅饭”体制。去年4月,宜宾地区邮电局实行报刊零售承包责任制。一、每月按销售总额提取10%作酬金,其中8.5%归零售员所有;二、零售员除享受劳保待遇外,不支工资、奖金;谁销得多,谁收入得多。
改革后读者感到满意,认为邮电局的服务态度“真的完全变了样”。报刊社也满意,因为承包8个月,报刊流转额增长87.26%;承包前每个零售员每月出售报刊金额为一千零六十元,承包后增为一千九百八十五元。零售人员也满意,过去工资加奖励,每月每人平均六十元,现在增为一百五十九元,最多得二百五十五元。企业也满意,承包以来扣除酬金,零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一点二三倍,同时还减少工资、奖金支出一千五百元。改革后一个零售员的收入比十三级行政干部还高,这惹起一些人的眼红。1984年起,这一改革终于被扼杀了。
(中国报刊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