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百团大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1
第5版()
专栏:学点革命史

百团大战
1940年是国际法西斯势力猖獗的一年。德、意法西斯在欧洲大陆相继攻占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英、法、美各国为应付欧洲的被动局面和保持其在远东的利益,对日本采取妥协方针。日本侵略者也想迅速解决日中战争,一方面加紧施加军事压力,另方面又积极诱惑国民党政府投降。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汉奸政府,自称代主席,留着主席的空缺,向蒋介石招降。日、蒋代表在香港一直在密谈“和平”条件。国民党投降的危机空前严重。
7月5日、7日,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宣言和决定,号召“全国应该加紧团结起来,克服这种危险与困难。”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在7月22日发出《战役预备命令》,提出:为打击敌之囚笼政策,击破敌进犯西安之企图,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乘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出动22个团的兵力,破袭正太铁路。“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要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大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各部队接到指示后,积极响应,踊跃参战,迅速完成了侦察、兵力部署、动员、粮秣弹药供应以及对敌宣传品等项准备工作。8月20日晚8点,遵照总部命令,我军各线同时出击。据统计,先后参战兵力增至一百多个团,故名“百团大战”。
战役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中心任务是交通总破击,摧毁和截断华北敌军交通,作战重点是彻底破坏正太铁路。
晋察冀军区出动46个团的兵力,在聂荣臻指挥下,袭击正太路东段、北宁路、津浦路北段等线,接连攻克娘子关、井陉等车站和据点,破坏铁路,毙敌独立第四、第八混成旅团千余人,缴枪千余支。
井陉煤矿是敌人在华北的重要军需资源基地,这里的燃料除供应侵华军使用外,大部运往日本。敌人在这里坚固设防、防范甚严。我军在矿工的帮助下,迅速攻占矿区;经过五昼夜,破坏了全部设备和交通,使之很长时间不能修复。
晋冀鲁豫的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出动47个团,进攻正太路中段、平汉路等线,攻占了一批敌占车站和据点。至此正太路全长400余里,三分之二被我破毁,长期不能通车。
阳泉是敌片山旅团司令部驻地。我军首先占领了阳泉大门口的狮垴山,控制了阳泉和正太路的咽喉。守敌动用全部兵力并武装了日侨,进行疯狂反扑,调集百余架次飞机轰炸狮垴山的阵地。我军奋勇抗击敌寇,坚守了七昼夜后才胜利转移。
在冀南,129师部队破坏了大小公路,炸毁了平汉路上的几座铁桥,破坏了这段铁路,还烧掉安阳敌机场的三架飞机。
晋西北的120师和抗日决死队二、四纵队共出动22个团,在贺龙、关向应指挥下,破击同蒲路及忻县等地公路,攻占了阳方、康家会等据点。还在阳曲南北阻敌增援正太路。
第二阶段(9月20日至10月上旬),我军经过短暂的休整,又投入新的战斗。任务是扩大战果,向交通线两侧及在根据地内对我威胁较大的据点进攻。较大的战斗有:晋东南的榆(社)辽(县)之战,晋察冀的涞
(源)灵(丘)之战,冀中的任丘之战以及冀南对德石路和济邯路、晋西北对同蒲路宁武北段的破击战等。
129师主力,在9月23日分两路展开攻势,左路至25日攻克榆社等四个据点。榆社是敌分割太行区的榆辽公路的起点,守备很强,给养贮备充足。我军先扫掉外围据点,而后攻入城内,与敌展开激烈的街垒巷战,全歼敌藤田中队,缴获大量军火。右路至27日攻下辽县以西一些据点。
晋察冀我军先后对涞源和灵丘县城进攻,连续攻下周围许多据点,歼灭大量敌人。为了配合涞灵之战,冀中部队发起对任丘、河间等地区作战,攻克20多个据点,破坏了泊头镇至东光段津浦铁路和公路300里,毙伤敌伪军千余人。
120师主力在同蒲路忻口等地开展破击战,袭占据点多处。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12月5日),遭我突然袭击陷入一片混乱的敌人,恼羞成怒,急忙调集力量加强华北实力,开始对我根据地进行“报复扫荡”,于是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反“扫荡”。
敌集中万人以上的兵力,重点“扫荡”我北方局、总部机关及129师师直机关和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晋东南麻田、左会、海县、偏城一带。我军在彭德怀亲自指挥下,先截击、尾击敌人,待敌疲惫,于关家垴将敌一部包围,经过数天激战,歼灭敌36师团冈崎大队大部,并狠狠打击了增援之敌。
其他各地的军民,也逐一粉碎了敌人空前残酷的野蛮“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拔除敌伪据点2,993个,破坏铁路948里、公路3,000余里,车站、桥梁、隧道260余处,缴获步马枪5,400余支、轻重机枪200余挺以及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严重地破坏了他们的“囚笼政策”和战略计划。日本舆论惊呼“中共势力扩大到这种程度,日本方面是没有想到的”,“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打击了投降逆流,对坚持抗战、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各根据地的报刊天天有捷报,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将领都发表了文章和讲话,称赞这次战役。延安街头到处贴着祝捷标语。延安人民为纪念“九一八”九周年和庆祝百团大战胜利举行了盛大集会。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都出席了大会。在国民党统治区也激起极大反响。《大公报》9月5日发表社论,称赞百团大战。10月10日的《新蜀报》评论说:“我们可以不难想到,这次持续如斯之久,范围如斯之广大的敌后游击战争,是怎样壮烈而雄伟。我数十万将士驰骋北方原野。我们每天看到如雪片飞来的条条捷报,真是要兴奋得流泪。”
百团大战粉碎了顽固派的反共谣言,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事实说明,共产党、八路军是忠于民族解放事业并立下伟大战功的。顽固派散布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不攻自破。蒋介石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致电嘉奖,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当然这是蒋的两面派手法。在他发电的同时,正在准备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随后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
百团大战也是有缺点的。它过早地暴露了我军实力,使日本侵略军集中更大的力量来对付敌后解放区,给解放区军民增加了严重的困难。
(刘振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