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为中朝人民友谊架设新桥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1
第6版()
专栏:朝鲜通讯

为中朝人民友谊架设新桥梁
本报记者 刘正学 冯志远
9日下午,胡耀邦总书记一行在金日成总书记的陪同下,从咸兴乘火车到达朝鲜东北部的清津市进行访问。清津是朝鲜的重要工业城市、著名的钢铁基地,又是重要的港口。胡耀邦同志此行是中国领导人对这个滨海城市的首次访问。
10日上午九时半,胡耀邦同志、杨尚昆同志在金日成同志、吴振宇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参观清津港和金策钢铁联合企业。清津市二十多万群众在二十公里长的街道两边夹道欢迎。这时天气变阴,气温降至10℃,胡耀邦同志穿着夹大衣,打开车窗向欢迎群众频频招手,并不时向群众点头致意。金日成同志关切地拉着胡耀邦同志的手说:“你的手都冻了,如果天热就坐敞篷车了。”胡耀邦同志对金日成同志笑了笑,表示没关系,继续向窗外的群众致意以示感谢。
胡耀邦同志访问清津市,是他访朝之行的最后一站。胡耀邦同志这次亲自提出要到清津市访问,不仅是为了看望清津市人民,而且也是为了促进我国同清津市和咸镜北道的联系,扩大两国经济领域的合作。朝鲜每年向中国出口的一百五十万吨铁矿砂经过清津港运往上海,我国去年开始通过清津港转口中日进出口货物。在清津东港,胡耀邦同志仔细询问了港口多深、吞吐量多大,以及由此转运中国进出口物资的情况。清津港负责人郑治龙一一作了介绍,他说去年经过清津港转运的中日贸易货物量达三万四千吨,今年将增加到二十万吨。胡耀邦同志听了十分满意。接着,胡耀邦同志问他:“你对我们中国运输上有什么意见吗?”郑治龙同志说:“没有。”胡耀邦同志笑着说:“一点意见也没有?我不相信。”胡耀邦同志恳切地对我陪同人员说:“你们要注意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搞分析法嘛。”
到了西港,胡耀邦同志和杨尚昆同志在金日成同志陪同下,观看了港内现代化的装卸设备。这时,天即开始下雨,朝鲜同志请胡耀邦同志和金日成同志上车,可是胡耀邦同志看到了远处停着一艘中国货轮,对杨尚昆同志说:“我们过去看看吧。”金日成同志说:“我陪你们去看看。”说着,两国领导人冒雨走到中国“闽江”号货船附近。金日成同志亲切地用中国话说:“欢迎你们!”胡耀邦同志接着大声说:
“金主席说欢迎你们,你们有什么话呀?”虽然船员们由于距离太远没听清,但他们领会了金日成同志和胡耀邦同志讲话的意思,热烈鼓掌,并鸣笛向两国领导人致敬。离开港口时,胡耀邦同志紧握郑治龙的手,赞扬港口为中朝友谊架起了新桥梁。
在车上,胡耀邦同志和金日成同志继续谈了扩大两国转运进出口物资的问题。金日成主席已经作出指示,要改建、扩建港口码头,提高吞吐量。
从清津港来到金策钢铁联合企业参观,两国领导人受到两万多工人和工人家属的欢迎。胡耀邦同志和金日成同志一起,先听取了厂党委责任书记孙庆淳对该企业发展历史的介绍,然后乘车进入宽阔高大的轧钢分厂,仔细观看了从钢锭压成上百米长的毛钢板的情形。在车间内,胡耀邦同志问孙庆淳同志:“你到过中国的鞍钢、首钢、宝钢和武钢没有?”孙庆淳同志回答说:“去过鞍钢、首钢和宝钢。”胡耀邦同志接着说:“欢迎你再去中国。”最后,胡耀邦同志接受孙庆淳同志代表全厂职工赠送给他的一台轧钢机模型和厂内几种产品样品,热情地说:“你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祝你们在金日成主席的领导下,今后搞得更好。”
胡耀邦11日就要结束朝鲜访问回国了。访问期间,胡耀邦同志一天也没有休息,总是精神饱满地为加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进行着紧张的参观访问。正如金日成同志在胡耀邦同志举行的答谢宴会上讲的:“胡耀邦同志这次进行不分昼夜的精力充沛的活动,在朝中友谊的编年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