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人才的价值——访美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1
第7版()
专栏:

人才的价值
——访美杂记
本报记者 林晰
三四月间,我们作为美国四家报纸的客人,先后访问了纽约、华盛顿、亚特兰大、底特律、旧金山和奥克兰。幅员辽阔的美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其中之一是她的人才的价值观。
美国人,植根于不同种族,那里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人,仿佛是人种的大汇合。我们一来到华盛顿就拜访了美国记者中心的同行们,这里会见我们的三位美国朋友中,主要负责的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黑人。他温文尔雅,思路敏捷,待人诚挚。后来,在各地参观访问的许多工厂、商店、报馆、大学和政府部门,我们都发现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和棕种人在一起共事。在纽约号称世界上最大百货商店梅西商店的询问台,那里坐着一位来自中国的姑娘,名叫徐玉芝,自称在北京念过中学,后来在联邦德国上了大学。她熟练地用各种语言回答顾客的问题,真是对答如流。原来,美国人的职业,绝大部分是经过考试录用的,只要你有才华,符合企业的要求,就会被选用。
据美国商业部的介绍,美国企业管理人员大多在专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学院、研究院受过专门教育。企业选择一个管理人员,既看有无学识,更重有无创新的实际活力,录用后,还要让他在从基层到中层不同的管理岗位上,进行再选择再培养。企业把一些确实精明强干的人才不拘一格地提拔重用,充当资本家在企业中的代理人。这种倾向足以说明人才在美国的价值观。《底特律新闻》负责接待我们的赫布·博尔德先生,最先是从打扫工作做起的勤杂人员,后来经过新闻专业的培训,加上自己的勤奋和才干,如今负责整个报社人事和行政。斯坦福大学一位中国访问学者给我们介绍:一些有识的美国大企业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乐于听取有利于自己企业发展的各种意见,聘请各方面的专家、教授为顾问。一些大公司还组成了咨询委员会,倡导其成员们提出针锋相对的各种方案,从分析比较中选择发展企业的最佳方案。
正因为如此,美国各行各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应运而生,有所谓出主意公司、技术银行、会计公司以及法律商店等等。兰德公司、威尔逊中心、司密斯学会等,实际上已成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研究机构。这类公司,往往拥有成百上千著名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师等专业人才,他们象被雇用的工人一样在那里就业。这些专业人才从事分析美国和全世界科技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论证在其运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效果,并作出政策分析,为美国政府和企业出谋献策。因此,在美国,知识已经商品化,是一种转移到急需部门去的劳务。
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振荡着美国社会,已经引起美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由于电脑的普及和机器人的推广使用,许多人面临失业的危险。据估计,到本世纪末,美国制造业人数将减少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人;同时,随着办公室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少人也将失去职位。但是,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也将在设计和应用这些部门中创造出成千上万新的工作和新的就业机会。由于新技术日新月异,从研制到应用的周期日渐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活力和生存,必将取决于它应变的能力,取决于它加快周转的能力。而这一切,则决定于人的知识素质。更明确地说,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拥有高水平的人才。只有不断地从事创新活动,小至一个企业,大至一个国家才能兴旺起来。
从美国对人才的重视,记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世界技术革命中受到启发,千方百计地珍惜人才,尽快地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人尽其才,同时要舍得花大钱培养人才。而做到这一点,则取决于我们尽快地认识到人才对于建设现代化事业的巨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