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智慧繁花香飘万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2
第8版()
专栏:

智慧繁花香飘万里
秦牧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智慧的花朵》,是一套专门搜集中外古今谚语、格言的丛书,包括名人格言,民间谚语,以至于精采的偶句,谐趣的歇后语等等。这套丛书已经出版了十多种,共一百万字左右。事实证明它是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的。我查阅了它们过去的印数,每一本都在十万以上,个别有高达四五十万的。一套丛书每一本都这样的备受欢迎,可真不是简单的事情啦!显然,广西人民出版社的这项计划是“打中了鼓心”了。现在出版社对这套书,在计划再出版若干新的分册的同时,又决定把已出版的这十多本书相应地编成合订本陆续出版。
大概,无论怎样杰出的学者、作家,都没有一个人敢于以《智慧的花朵》作为自己著作的名称吧。但是一部中外古今谚语、格言的汇编冠上这样的名字,可就十分贴切美妙了。那一句句精采的谚语、格言,不就象是在茫茫无际的生活的大地上,蜿蜒逶迤的思想长河中,灼灼闪光,嫣然含笑的鲜花和浪花吗?人类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哲人辈出,智者纷来,他们讲过或者写下的警辟语言,或者道破了世情的奥秘,或者指点了生活的航程,把这些世界各地、人们世代传诵的佳句,搜集、汇编起来,名曰《智慧的花朵》,不正是恰如其分吗!
世界各地的谚语、格言,可以说是历代“无名氏”和“有名氏”跨越历史年限集体的杰作。它们既是口头文学,也来自历史名篇。这类警辟、精炼、幽默、优美的语言,由于生活的色彩和智慧的光芒,历来为世界各地民族所珍视,一代一代,千年万载地由长辈们传授给后人,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历史上,它们有些曾经被人刻在器皿上,雕在石碑中,以期垂之久远,有些曾被人称做“座右铭”或者“语言中的盐”,世代为人们所传诵。其中特别精采的,甚至跨过国界,飞越万水千山,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了。
一句句格言、谚语,尽管异常简短,但是却常常闪耀着真理的强光。人们从大量经验中总结出这些真理来,往往经历过异常艰难竭蹶的历程,以至付出沉重的代价。鲁迅说过这样意思的话:经验的形成好象是煤似的,大量的木材才能够变化形成一点点的煤。唯其如此,格言和谚语尽管形式短小,内涵却往往是非常深厚的。这正象钻石、镭、玫瑰香精、珍贵药品一类东西一样,不能用普通的磅具来称准它们的重量,而必须用精密仪器来权衡它们。有时只需使用它们一点点,就有很大的用途了。谚语和格言所以为世人所珍重,原因大抵也就在这儿。
这大批的象花朵,象珠玉,象火焰,色彩妍丽,纷繁万状的格言、谚语,我想,大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了解真理,接受道德的熏陶,学习历史的片断,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文学的素养,获得艺术上美的享受。《智慧的花朵》的刊行,是出版战线上一桩饶有意义的事。
(这是作者为丛书《智慧的花朵》写的总序,本报发表时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