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京剧群英誉香江——记中国京剧院一团的赴港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2
第8版()
专栏:

京剧群英誉香江
——记中国京剧院一团的赴港演出
本报记者 易凯
前不久,中国京剧院一团应香港“联艺”娱乐有限公司的邀请,前往香港演出,在当地卷起了一股“京剧热”。
居住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华侨、外籍华人奔走相告,纷纷相约赴港观戏。一些台湾戏剧界人士,也通过各种渠道辗转赴港观看。
2月25日晚,新光大戏院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中国京剧院的首场演出在这里举行。虽然,前排的票价每张高达一百二十元港币,开创了本地戏剧售价的最高纪录,但观众依然蜂拥而至,新光大戏院上下三层都坐满了观众。一位香港朋友不无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演出,观众坐满了一楼就誉为‘满座’,比起今天的盛况,真是惭愧啊。”
首场演出,以袁世海的《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打头炮,这位“三度来港,始才首演”的著名艺术家一亮相,就博得满堂喝彩。有多少架子花脸的戏迷,在这一晚的演出中,了却了多年的“相思债”。第二天演出,李世济的《锁麟囊》也倾倒了无数程派观众。一位戏迷这样概括自己的观感:“听了李世济的唱,令你不得不叫出好来。”著名武丑张春华,中年演员冯志孝、杨春霞、高牧坤等都各有出色的表演;青年文武老生李宝春的《打金砖》也受到观众赞誉。从他们身上,香港观众看到近年来大陆京剧事业的发展,感到无限欣慰。
在新光大戏院演出圆满结束了,可是一团却不能如期返回。在香港各界朋友的再三挽留下,剧团只好北上九龙“百丽殿”,再南下香港“利舞台”,又加演了十三场。地处偏僻、一向卖座不佳的百丽殿剧场盛况空前。
一位居住在美国的朱老先生,当年是程砚秋先生的至交。这次,他广联散居在台湾、日本、美国等地的程派诸友,专程赶到香港为李世济等接风。这些程派票友,一见到唐在炘的胡琴,戏瘾顿发,个个扯开喉咙唱起来,从下午三时许一直唱到午夜十一时,把欢迎会变成了“程派清唱会”。香港著名粤剧演员新马师曾和袁世海互相切磋技艺,并相约,今后要找个机会,同台共演京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台湾专程赶来的五百多名观众。他们有的一场不拉地看完全部演出;有的主动上台和演员攀谈;有的散戏后久久不愿离去,非要看看演员不可;还有的托人向剧团索要剧本和唱腔录音。祖国古老灿烂的京剧艺术,将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