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友谊的交流——记美国蒙大拿大学美术系师生作品展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2
第8版()
专栏:文化交流

友谊的交流
——记美国蒙大拿大学美术系师生作品展览
沈润棠
去年9月,浙江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到美国密苏拉的蒙大拿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展出,并到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巡回展览,受到了美国观众的欢迎。一家美国报纸指出:“展览会本身比展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的确,欣赏和研究美术作品,切磋艺术技巧和比较、分析中西之间不同的艺术观念是十分有益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以促进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
现在,我们又在美丽的西湖之滨看到了蒙大拿大学美术系师生的艺术创造。他们的作品题材、体裁十分广泛,表现形式和手法多种多样,艺术构思比较新颖。他们十分重视艺术家的个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企图打破传统的束缚。他们一般似乎并不考虑读者的欣赏习惯,而是要冲击读者,改变读者的旧观念等等。在展出的一百零四件作品中,有丙烯画、版画、丝网印、拼贴画、水彩画、木炭画、摄影艺术、工艺品和织物画等等。作品从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从现代派到后现代派应有尽有。不过,我还是喜欢那些写实的作品,如:托德的木刻《肖像》、门提的平版画《凯约舞蹈家》、弗莱彻的木炭画《两个兰开夏穿戴者》、托德的丙烯画《南瓜》和阿伯拉马维尔的水彩画《小女孩》等等。《小女孩》的色调单纯。小妹妹天真而羞涩,姐姐憨厚而朴实,对妹妹爱护备至,两个稚气可爱的儿童都刻画得恰到好处。
铜版拼贴画引起了版画系师生的兴趣。每天总有一些人在唐纳德的《心的皇后》这类拼贴画前仔细地揣摩。蒙大拿大学美术系本希教授应邀作了铜版拼贴画的讲座,并亲自进行示范。
值得提到的是,展品中有不少木炭素描习作。如希尔顿的木炭肖像画《桑伯》,用笔洒脱轻松,造型准确,调子亦较丰富。还有一些女模特儿木炭画,都重视人体结构的描绘。这说明蒙大拿大学美术系的教学还是相当重视基本功的训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