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首都“吃奶难”日益好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4
第2版()
专栏:

首都“吃奶难”日益好转
本报讯 记者赵兴林报道:两年前,北京街头常见等候取牛奶的群众排着弯弯曲曲的长队,如今这种“长蛇阵”、“八卦图”不见了。北京市牛奶公司在市区增设了供应点,每天向几十万户居民供应鲜奶;由待业青年、离休、退休工人经营的六个服务社,每天为六万多户居民送奶上门。
如今,拥有五百多万城市人口的北京市,40%的住户能订购到鲜奶,“吃奶难”的问题已得到了缓和。
近两年,北京市从发展奶牛生产入手,大力贯彻国营、集体和个体一齐上的方针,在大力办好国营奶牛场的同时,对集体、个体兴办的小型奶牛场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集体和个人从外地购进的奶牛,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农民向奶站每交售一斤鲜奶,奶站返还五厘钱利润;集体或个体户聘请指导奶牛生产的技术顾问所需费用,市农场局给予一定补贴。此外,该局主动承担农民饲养奶牛的产前产后服务,提供技术培训、饲养管理、医疗保健和饲料配方等服务项目。并从国营农场调剂给农民一千多头奶牛,向奶牛饲养户提供奶罐、冷冻机等专用设备。
上述政策的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个体户的奶牛饲养量是1982年的十一倍,集体饲养量也增加79.5%;1983年底,全市奶牛饲养量已达到三万三千六百四十多头,产鲜奶二亿一千万斤,比上一年增长20%。不过从目前首都市民的需求来看,要做到鲜奶敞开供应,产销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