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二十个科研单位改革管理体制 科研承包责任制发挥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4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二十个科研单位改革管理体制
科研承包责任制发挥威力
本报讯 记者武培真报道:北京市二十个科研所试行科研承包责任制,全面超额完成当年科研指标,所开科研课题、取得科研成果及集体和个人经济收入,都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
二十个研究所的试点表明,科研责任制初步改变了吃“大锅饭”的局面,在多方面显示出优越性:
一、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市食品研究所研制成功了“北京酸豆乳”,以十四点九万美元的专利卖给日本。该所按责任制原则,分配给两名贡献最大的工程师各一千元奖金,其它人员五百元、二百元、一百元不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鼓励了广大科技人员争上游、抢着干,加快了科研的发展速度。过去,不少单位工作效率低、成果少、效益差,很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试点后,科技人员由“坐着等米下锅”,变为主动深入企业找课题,经常加班加点。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普遍提高,平均每项课题占用人数由十一人减为六点二人,每项成果占用科技人员由二十九人减为十四点五人。市电加工研究所达到两人开一个课题,很多青年人独自挑重担,一半以上的科技人员兼搞多项课题,同时想着下一课题,做到“吃一,想二,眼观三”。
二、科研成果显著增加。1983年与1982年相比,试点单位课题增加15%,成果增加42%,推广应用增加21%;而非试点单位课题只增加4.3%,成果却下降6.2%,推广应用只增加12.7%。二十个试点单位通过科研成果有偿转让等方式,共获得经济收入七百八十万元,比1982年增加77.9%。
三、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1983年二十个试点单位接受生产企业委托和协作项目比1982年增长41%,这些都是工厂企业生产中的急需解决的难题。
四、推动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使科研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和全国二十五个省、市的八十多家工厂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救活了一些技术落后的工厂。许多研究所,还出现了不少当年开题、当年鉴定、当年投产的可喜景象。有些搁置多年的成果,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北京市将在科委、经委所属的许多研究机构中普遍推广科研责任制。农业、医学方面的研究所也要逐步试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