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同生活靠得更近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4
第7版()
专栏:

同生活靠得更近点
陆文夫
什么叫深入生活?不是下去了就是深入生活,不能单从形式上解决问题。所谓“深入”,就是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方面的关系都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生活”,并不一定非得是轰轰烈烈的生活才是生活。各种生活都是生活,就看你如何去认识、去反映。作家去生活,就是和普通人一样,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基地上过正常人的生活。过去曾有过作家下去体验生活的口号。什么叫体验生活?你在那里并没有和人家过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不对那里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熟透了,你的“体验”和人家的“体验”就不一样。从三十多年来的经验看,五六十年代都派了不少作家下到工矿、企业去体验生活,但创作实践并不理想。我认为通过写小市镇的变化,同样可以反映四化建设,但重点工程、大工厂、大企业、原子弹基地等等也确实是需要反映的。怎样反映?是派作家去体验那个对他来说根本不熟悉、不了解的大工矿企业呢?还是注意从当地去发现苗子,创造条件,大力培养那些土生土长的作家呢?我认为是后者。每个作家由于个人的经历、学识、气质、爱好等多种原因,对所选择的创作题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人的作品都不能面面俱到,“包打天下”。作家之间是有分工的,但综合起来,就可以从整体上去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对深入生活的这些看法,是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自1949年起,我在《新苏州报》做新闻记者,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工矿企业中采访了八年,使我有机会对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上上下下的人物有广泛的接触。从1958年后,我曾两次下放工厂,“文革”期间又全家下放农村。这样,虽然失掉了一些写作时间,少写了一些作品,但是这种被迫的“深入”生活,却使我对生活能从点、面、纵、横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我有可能向生活靠得更近点。这段可贵的生活,为我过去、现在、以至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这些年中,我体会到:一个作家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成为热爱生活、认真生活的人。就以我来说,当记者,我兴致勃勃地去接触社会,了解各式各样的人。当工人,我就认真地钻研技术,成了四级工。当社员,我细心地琢磨种地的窍门,我家自留地上的一畦畦蔬菜,竟吸引了远近社员络绎不绝地来参观……。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为什么我们这些经过生活磨难、九死一生的人,还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人”?就是因为我们不论在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始终保持着高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深入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下去兼职,有的不兼职,我以为不兼职为好。比如到一个工厂去生活,兼一个厂长或是一个别的什么职,我以为会造成作家从上向下看生活,从生活外面向里看,这样做对创作不利,会使作品缺少艺术形象。社会本身象一张网,它可以通过各种关系辐射出去。我认为创作的过程应先从社会底层向上看,而不是反过来。目前不少作品往往是从上往下看,思想上是有一定高度,但缺少形象、细节。当然,完全在下面也不行。但从下向上看生活,可以较好地解决公式化、概念化问题,我以为这也是符合创作规律的,即从具体到概念,而不是从概念到具体。
目前有些中青年作家采用快速的采访式的方法深入生活,其中也有人出手不凡,写出过一些较好的作品,但从整体上看,这类作品的弱点大多是概念大于形象。生活中的细节不是靠采访可以获取的。初学写作的人,作品往往存在着直、露、近的毛病,其根源就是生活底子太薄。我平时也听到了不少可以作为小说素材的故事,但我并不急于写作,更不是听一个就写一个。比方听到一个信息,如果我自己正好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就可以动手写;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需要重新去熟悉,我就不写或暂不写,因为这样勉强写出来的作品,往往也是概念大于形象。
我以为作家写小说,靠采访、靠用小本子记录生活细节,记录生动的语言都不一定是很好的方法。留在记忆中的生活一定是有光彩的,而忘掉了的生活,就是经过大脑过滤,筛选过了的。对生活总要有酝酿的过程,就象酒越醇越好。
我的写作习惯是发现了有兴趣的题材时并不马上动笔。《围墙》的故事,我在三年前就听说了,连题目都已写在小本子上了,但却迟迟没有动笔。为什么?因为我认为那时还都是理性的东西,我对其中的生活还没有完全吃透,生活积累还不足,还需要补充新生活。如果三年前我就将《围墙》写出来,其后果可能也会是概念大于形象,而这正是小说创作的致命弱点,因为小说恰恰是要用艺术形象来说话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