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也谈“知足常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4
第8版()
专栏:

也谈“知足常乐”
黄裳
读了一篇文章,谈到了“知足常乐”。作者说“这也确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并举出了反面的“不知足”的典型,“处处用着心机,计算别人”的王熙凤,同时还指出“知足”就是“(君子)坦荡荡”的“基础”。
王熙凤因为“不知足”,处处用心机算计别人;被她算计过的人吃尽了苦头,也难免“不知足”起来,加以抗拒,这就形成了荣国府内部和外部的斗争。尤二姐可谓极忍耐(也就是“知足”)之能事了,但弄到最后还是吞金自尽。不论怎么说,这总是对王熙凤的一种“抗议”,即使是软弱的、不足为训的,但总是一种“不知足”的表现则无疑。
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一直宣扬“知足”是一种“美德”,圣贤立言,神道设教,威胁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几千年下来,到今天还是一种沉重的习惯势力。历史的真相则是,少数“不知足”的人要求绝大多数力求“知足”而不可得者采取更“明智”的“知足”立场,但一直不能获得完满的成功。事实证明,真能“知足”的人几乎是从来就不存在的,因此才需要费力地不断进行威胁利诱,这种宣传一直搞了几千年。
王熙凤的错处好象也并不在于她的“不知足”。按照“常乐”的“人生哲学”,她是应该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地当好她的“二奶奶”,把荣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使上下和睦、家业兴旺,大小奴才们也安安稳稳地“各得其所”(一种理想的“知足常乐”的境界),贾府也因此而“兴隆勿替”。但这种美妙的乌托邦只有高鹗和许多《红楼梦》续书作者才会相信。曹雪芹则并不,所以他伟大。
鲁迅在给许寿裳的一封信里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这话说了六十六年了,“广行”的意见好象已逐渐被人们忘却。我相信鲁迅的意见是正确的,并怀疑所谓“知足常乐”正是一种道教的“人生哲学”,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东西。
“不知足”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那就是“不安于现状”。不安了,才力图“改变现状”,因此才有改革,才有发展,才有进步,才能有四个现代化。如果我们事事“知足常乐”,那么今天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满不错了,何必去冒不能“常乐”的风险呢?在这里,我觉得似乎可以确凿地说,“知足常乐”,正是大锅饭的思想与理论基础,而不是“坦荡荡”的基础。躺在大锅上面的人确也有人觉得心安理得,“坦荡荡”,但绝大多数人是觉得坐立不安、异常痛苦的,因此才要求改革、前进,这可并不是什么“常戚戚”。
我们也讲“知足”。例如党的政策的落实,要有一个过程。不能希望一个早晨把好事都办完了。每当有了进展,都使我们感到不同程度的欣慰与满足。我们是在“向前看”的前提下认识“知足”的。又例如,我们常用“忆苦思甜”的方法教育群众,目的是使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更重要的是激励斗志,面向未来。决不是要求人们记得过去的苦难,满足于当前的“现状”,止步不前。对老同志来说,也希望他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革命事业继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不只是简单地希望他们“知足”,不再为个人和家庭的得失而烦恼。今天我们需要的正是千千万万、“不懂得知足的人”,会“算计”的人,只要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算计”又有何妨!
长期的封建社会遗留下大量的思想材料,它们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定义与解释,是不能随心所欲地赋予新的解释的。象“知足常乐”、“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这一类“格言”,其命意、涵义都是毫不含糊的。怎能将“知命”说成是“懂得客观的规律,善于运用这个规律”呢?这样做,无异将一大批“隐逸传”中的人物都说成无比高明的哲学家与先知,而将无数志士仁人、改革家、创新者打成“蠢动”的“不知足”者。那效果简直就等于抽掉了中国人民的脊梁。
1984年4月7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