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还是“有声”胜“无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5
第5版()
专栏:一事一议

还是“有声”胜“无声”
陈维伟
果戈理的著名喜剧《钦差大臣》,是以“哑场”收尾的,读者无不称绝。一场民主生活会以“哑场”结束,则另当别论。你看:会议开到节骨眼上,矛盾和问题渐渐明朗化,发言却戛然而止,个个嘴里好似填了棉花,你我面面相觑,一声不吭。究其原因,或曰:“担心吵起来,伤了和气。”
吵者,争执也。有了矛盾,回避它决非良策;争一争、议一议,反而是正常的。某些一潭死水和一言堂的地方,倒是听不到争吵的声音,但那种沉寂是可哀的。那些地方大多缺乏民主生活的气氛,正气树不起来,邪气又压不下去,人们彼此之间维持着脸面上的“一团和气”,思想上行动上却很难协调一致。而改革往往是与民主气氛下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
碰到原则问题,面对面地争一争,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有时免不了要得罪人。但只要态度积极,方法得当,总会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自然,那种失去理智、头脑发胀的瞎吵胡闹,是不对的。占着理,偏不讲理,动不动就将对方骂个狗血喷头,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这些与我们所主张的民主风气截然不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