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在“笑眯眯”的后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5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在“笑眯眯”的后面
本报记者 梁光明 曾祥平
1983年10月2日,司法人员突然出现在广州市郊区城建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卓的家里,并对叶卓说:“跟我们到检察院去。”白天正在家睡觉的叶卓笑眯眯地跟着司法人员上了汽车。在广州市检察院里,叶卓被扣上手铐,他还是笑眯眯的。
叶卓并不是不知道自己问题的严重性。
1973年,叶卓乘“文革”混乱之机,由郊区人民医院调入郊区城建局当了副局长,1979年升为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当城建局的党政大权集于一身之后,他便伙同原局党委副书记王铨兴(现已畏罪自杀)、原副局长张振江(已被逮捕)等干了一桩桩罪恶勾当。
他们一伙利用郊区拥有地皮的条件大刮“地皮钱”,或者以地皮换取房子,经营商品房,向国家瞒税。据财税部门反映,城建局近几年漏税上百万元,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
他们用各种卑劣手段套取大笔现款,私设小钱柜,供他们一伙私分、挥霍。几年来,叶卓与王铨兴、张振江等把小钱柜的十五万元巨款,全部分光、花光。
他们接受港商的贿赂,拿国家资金为香港一家公司投资建设“白云花苑”新村垫支欠款四百多万元,又以议价材料作平价材料贴进这项工程,共计使国家损失一百三十万元。
他们工作严重失职、渎职,在承建云山大酒店、太和岗住宅等工程中,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事实证明,叶卓是一只仗权弄势、为所欲为的“房老虎”。
叶卓被扣上手铐还是笑眯眯的,也不是故作镇静。他在笑:看你司法机关又奈我何!
原来,叶卓还有另外一套本领:善于讨好某些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借以保护自己。叶卓说:“中央距离我们这么远,怎么保持一致?最实际的是和顶头上司保持一致,其他都是废话。”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和行动准则。
1981年4月,香港一家公司邀请叶卓、张振江等人赴港“考察”,由郊区人大常委会一位副主任领队。这位副主任在出发前正急着四处谋划去香港的花销费用时,叶卓违反出访补助制度,多领取港币,给这位副主任送去数百元,作为“压袋钱”。他对这位副主任说:“你要办什么事,相信我好了。”到了香港,叶卓与港方一位经理商定,由这位经理拿出几万元港币来供“考察”人员购买物品。叶卓听说副主任想买一台电冰箱,又从港方一位经理手里多为他要来三千元港币。这位副主任满载而归,大夸叶卓是“能人”。
叶卓把上级单位有关领导干部的脾气和爱好摸得一清二楚,尽力投其所好。市计委、建委、农委和区委的负责人,有的喜欢饮酒,叶卓便与他们结成“酒友”,经常拉他们到宾馆、酒楼碰杯。去年7月,他请市建委某领导在白天鹅宾馆吃饭,一次就花去三百二十五元。有的爱打麻将,叶卓就和他们结成“牌友”,经常约他们到宾馆租房间打麻将,兴之所至,通宵达旦。去年1月,他约市农委的一些领导干部到梅花园宾馆打麻将,房租和吃饭花去五百二十九元。“上级”请客要用钱,叶卓慷慨“赞助”。去年7、8月,市建委某领导三次宴请外地干部,共花去一千六百元无处报销。叶卓对那位领导人拍胸脯说:“你不用着急,全由我赞助。”果然,他从城建局小钱柜拿出钱来“帮助”结了帐。
有的领导干部要添置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用品,叶卓便以代购代换等名义送上门,或不收款,或少收款。据叶卓交代,从他那里得到好处的,从区里到市里部、委、办、局以上的领导干部不下二十人,其中十多人收受过由他牵线的港商或半卖半送或馈赠的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领导人的子女或亲友要房子,叶卓更是尽力照办。他用于拉“关系”、做“人情”的公房计一百零六套。
叶卓没有白费心机。虽然群众不断向郊区和市有关部门揭发检举他的所作所为,但他在某些领导干部的“保护”之下,竟然混过了一关又一关。
1982年,有关部门早已反映叶卓一伙拿国家的资金为港商建房图利等严重问题,区的领导不予理睬,还在这年8月,上报市委,要把叶卓提为区(县)级干部。
1983年初,叶卓一伙巧立名目,套取五万元设计费私分了。郊区纪检部门打算以此为突破口,彻底清查他们的经济犯罪活动。区委有的领导获悉后,悄悄地劝告叶卓:“退了算啦。”叶卓笑眯眯一转身,用公家小钱柜里的钱如数上交后,又向下属建筑队索取施工费补入小钱柜。原已落入腰包的钱,分文没有退出,事情就不了了之。
清查建房分房的不正之风时,《广州日报》记者根据群众的反映,采写了一篇报道,揭露叶卓等人的严重问题。稿件小样送郊区党委审核,区委书记以“现阶段不可避免的不正之风”不必批评为由,不同意登报。叶卓得知此事后,神气活现地说:“党报又怎样?动不了我一根毛!”
市检察院经过深入调查,掌握了叶卓一伙的大量罪证,于去年9月27日逮捕了张振江。可是,在张振江被捕的当晚,区委两位负责人还与叶卓到东江饭店聚餐。席间,两位负责人频频举杯为叶卓压惊,其中分管政法工作的那位负责人还摸着叶卓的胸口,问:“颤不颤?”并为他打气说:“怕什么,不用颤!”
但是,再大的“保护伞”也没能遮住叶卓一伙的丑恶原形。叶卓,这个在广州市郊区曾显赫一时的人物,如今成了阶下囚。他再也不“笑眯眯”了,常抱头嚎啕大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那末,叶卓的那些“酒友”、“牌友”们,又该怎么处置呢?人们正拭目以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