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丈量祖国大地的人们——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6
第5版()
专栏:

丈量祖国大地的人们
——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纪事
陕测
测绘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密切的关系。但是,你是否知道,获得精确的测量成果,测量员们要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
这里介绍的是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这个队的队部虽在西安,但是他们却长年在野外作业,过着流动生活。有人曾为一位称为“选点专家”的老队员,做过一个最保守的估算,说他已经绕地球走了两圈半。这个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他们的足迹遍及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平均在十三个省份作业;他们曾经十九次入新疆,十五次到内蒙古,十次进西藏。从祁连山下到东海之滨,从天山山麓到黄河源头,都留下了他们工作的标志。
觇标——测量控制点的标志,它曾被中国登山队树立在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峰顶。1975年7月,我国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程是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这一高度,就是第一大地测量队与其他兄弟队合作测量出来的。为了拿下这个世界最高峰的高程数据,这个大队的测量队员们在酷寒、缺氧、气候变化无常的恶劣条件下,登峭壁,越裂缝,跨冰川,冒着雪崩、塌方、坠落的危险,登上七千零五十米高的北坳,把天文点推进到离顶峰只有几公里的地方,与兄弟单位的测量工作者一起,创造了登高测量的世界纪录。
第一大地测量队高攀的测量业绩,是与队员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分不开的。共产党员杨春和工程师,测量珠峰时虽已年近半百,仍然身背四十公斤的装备和给养,登上中绒布冰川顶端。在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上,连续工作近一个月,进行天文观测。天文观测要在夜间,气温常在零下四十度。他因要操作仪器,不允许戴鸭绒手套。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他的手脱下三四层皮,掉了十几斤肉。
长年在高山旷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测量作业,随时会有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有一个小组在甘肃玉门一带戈壁滩上作业,已断粮六天,全组仅余一个馒头,但是谁也不去动。还有一个测量造标小组,在四川龙日坝山区作业,面临全组断粮的困难,共产党员王永吉,不顾大雪封山,野兽挡道,只身下山求援。他在积雪中经过一昼夜的摸、爬、滚、走,行程一百余里,组织抢运粮食,使全组转危为安。同志们赞誉他为“雪里金刚”。吴昭璞小组,在新疆南部戈壁滩上作业时,因故即将断水,情况十分危急。组长吴昭璞,安排全组撤离测区,而他自己坚守现场。他深知面临局势的严重。走,有生的希望,留,有死的危险。但为了看护资料和仪器,他坚守在驻地。他以顽强的精神,与干渴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实在渴得难耐,就喝墨水,吃牙膏。等援救队伍赶到时,吴昭璞已壮烈牺牲,他的衣服却覆盖在资料和仪器箱上。象吴昭璞这样的无名英雄,在这个队还有杨忠华、宋泽盛、岳殿春、钟亮其等。
健在的受到爱戴和尊敬,牺牲的受到缅怀和纪念。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将永远铭刻着丈量祖国大地的测量队员们的光辉业绩。
开拓者的征程是无止境的。这个测量队以继往开来的革命精神,不断为四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1983年,他们以102.3%的成绩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今年,他们又跋涉在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的辽阔原野上,承担着新的丈量祖国大地的任务。(附图片)
题图说明:测量队员们长年野外作业,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图为他们在珠穆朗玛峰山区进行测量的情景。
国家测绘局政研室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