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松绑”只是改革的开头——人大代表项南、龚雄畅谈企业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7
第4版()
专栏:

“松绑”只是改革的开头
——人大代表项南、龚雄畅谈企业改革
本报记者 张铭清
出乎意料,两位人大代表——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和福州铅笔厂厂长龚雄,对“松绑”前景的估计并不乐观。他们在分别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并没有谈多少“松绑”的大好形势,而是面临的困难。真正的改革者也许总是这样。
对于困难,龚雄的感受是具体的。这位“松绑”呼吁信的发起人之一,他要记者把一份对商贸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面交项南同志。当项南同志翻阅这份建议时,赞赏地说:“我早认为该这么干。可是,阻力大得很呐!”接着,他举了一个华侨投资在永定办藤器厂的例子,由于主管部门硬是不同意而告吹。作为一个省的主要领导人,比起龚雄来,他对改革中的困难考虑的更多的是宏观方面的问题。
“改革是中央提出来的,你们舆论界天天讲改革。本来,那些拿着绳子绑人的部门应该主动地松开嘛。可是,没门!”项南从沙发上站起来,打着手势:“结果呢,厂长们被绑得喘不过气来才发出了救命的呼声,这是逼出来的?。”
去年底省委常委整党开始的时候,福建省委就提出清理经济工作中的“左”的影响,指出有关部门就是拿着绳子绑人。他们嘴上讲搞活,实际上处处加限制。为此,省委明确地提出了“开放、搞活、放权”的要求。今年3月召开的省人代会上,省委领导同志表扬了福日公司总经理游廷岩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一封信,鼓励大家冲击不合理的条条框框。4月中旬,“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开成立大会期间,五十五名厂长经理联名上书,吁请“松绑”,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厂长们请求“松绑”,不是灵机一动,更不是异想天开,象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孕育过程一样,改革的浪潮,其实在福建省已经激荡多时了。
“不要看到下面喊,上面就以为大功告成了。如果真的这样,改革岂不太容易了。你别看那么多人表了态,就以为他们真心同意‘松绑’了。经济工作中‘左’的影响可深哩,有的人言词激烈的表态很可能是作样子的,心里对‘松绑’说不定多恼火呢。只不过形势所逼,不得已敷衍一下。”项南说的这番话并不是无的放矢,徒作杞人之忧。在这一方面,龚雄的感受更具体。他告诉记者,有的人在“扔权”。
“怎么叫‘扔权’呢?”
“撒手不管了,你们不是要权吗?都给你。他们今天扔,为的是明天收,他们是等着看热闹。事实上,放权应该从各厂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上下配合共同研究个办法。如果大撒手,一些基础工作差,不具备条件的厂子非出乱子不可。一闹出乱子来,正给‘扔权’的人制造了借口:看看,你们不是要求放权、‘松绑’吗?怎么样?不是全乱了套吗?把乱子归罪于‘松绑’,把账算到要求‘松绑’和支持‘松绑’的人身上。”
这位四十二岁的厂长在推行了一年多的改革之后,深知改革的艰辛。他经历过多种磨难,听过不少闲言碎语,被人称为“不可思议的厂长”。
“有人说我不可思议,我觉得他们才不可思议。明知那些条条框框会把企业搞死,他硬抱住不放。我们的呼吁,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他一看风向,同意放权。可风头一过,就偷偷地左一个附加条件,右一个规定限制,把放了的权再变相地一点一点地收回去。”
“‘松绑’的核心是放权,这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大改革。”项南同志解释说,“既然是改革,无非有两种可能:成功和失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向健康的方法引导。当前要狠抓落实。”项南同志说到这里,回顾了省委常委整党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归纳起来就是“政策好,不落实;主意好,事难办”。这次解决“松绑”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心以整党的精神抓好,作为边整边改的实际行动。项南同志告诉记者:省政府决定,5月中旬开一次“松绑”检查汇报会,让厂长经理们“告状”。看看究竟是哪些部门,哪些人支持“松绑”?哪些人还抓住绳子“紧绑”?好的表扬;顶着不办的,要指名道姓地批评。
“我想,在这个会上,要求和支持松绑的和不赞成松绑的会有一场思想交锋。有不同意见提出来好嘛。但是,人心思改的趋势毕竟是不可逆转的。尽管面前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充满信心。”项南最后这样坚定地说。他赞扬了龚雄那份对商贸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信,接着说,这封信使我想到龚雄的那句话:“光抓工业管理体制,流通部门不同步改革,势必导致新陈代谢的梗阻,吃得下,拉不出,企业‘松绑’放权还是落不到实处。我有信心和外贸轻工公司试办铅笔联营公司,希望得到支持。我若是打不开新局面,愿负法律责任!”
这就是改革者的风格!“得寸进尺”,锋芒毕露,锐气逼人。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代表的声音!言谈里反映着人民渴望改革的心声,充满着人民对摆脱“左”的羁绊,加快四化建设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