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潘杰希尔之战说明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7
第6版()
专栏:

潘杰希尔之战说明什么?
李文政
在阿富汗的潘杰希尔谷地的大沟壑和峡谷里,阿富汗游击队同苏联侵略军的一场战斗正在激烈进行。
苏联占领军的装甲部队,从4月21日开始,以一万五千人到两万人、四百到六百辆坦克的兵力,沿潘杰希尔山谷分三路推进。
有消息说,苏军已进入谷地中部地区。与此同时,苏军出动一百架图—16“獾”式轰炸机和苏—24“剑术师”式战斗机对潘杰希尔山谷进行前所未有的饱和轰炸,以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
阿富汗游击队从山谷内外同时打击侵略者。他们炸开山岩,封闭道路,埋设地雷,袭击敌军。据游击队发言人5月初说,在战斗中,苏军和阿富汗傀儡军遭到很大损失。在萨兰山口,阿富汗游击队打死四百一十名敌人,摧毁敌坦克六十五辆、二十辆装甲运兵车和油车;在欣詹地区,苏军和傀儡军伤亡七百人。
目前,战斗仍在潘杰希尔山谷和阿富汗其他地区激烈进行中。
潘杰希尔山谷在喀布尔以北八十公里的地方,谷长约为一百一十多公里,有居民近八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阿富汗游击队主力之一的马苏德部队的大本营设在这里。马苏德部队大约有五千到一万人。从这里,游击队进可以威胁苏联到喀布尔的交通干线和苏军在阿富汗的最大空军基地巴格拉姆,退可以凭借谷地的有利地形保存自己。只有一条公路穿过谷地。公路一侧为陡峭的山崖,另一侧是奔腾的河水。苏军机械化部队在这里行进缓慢,易受攻击。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苏军曾先后六次进攻潘杰希尔,均以失败告终。
马苏德游击队采取灵活的战术,挫败了苏军的六次进攻。在敌人大规模进攻面前,游击队避实就虚,选择薄弱环节打击敌人,使敌人难于摸到它的实力。这次苏军气势汹汹,天上地下,齐头并进,企图一举歼灭马苏德部队。但游击队“正让苏军与自己的影子作战”。西方军事观察家认为,游击队也许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即先让来犯之敌进入谷地,令其兵力分散,然后伺机加以歼灭。
苏联不久前曾经表示愿意谋求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实际上始终拒绝从阿富汗撤军,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苏联进一步力图加强对阿富汗的控制,以保有这个通向印度洋的战略要地。
在过去两三个月里,据西方报道,苏联至少向阿富汗增派了两万到三万人的部队。卡尔迈勒政权也一直在抓兵扩军。潘杰希尔之战,就是苏联为了巩固它对阿富汗的占领所采取的一个步骤。
然而,苏联占领阿富汗四年多了,阿富汗游击队越战越强,已发展到十万余人,控制了全国80%左右的农村和山区。苏军大规模进攻潘杰希尔山谷以及阿富汗其他地区的游击队和和平居民,是改变不了这个局面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